查词语
查词语

质子

拼音:zhì zǐ

注音:ㄓㄧˋ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质子 zhìzǐ
(1) [proton]∶一种与氢原子核相同的基本粒子;它和中子都是所有其他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它带有一个在数值上等于电子电荷的正电荷,并具有1.672×10 -24 克的质量
(2) [hostage]∶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英文翻译

1.{物} proton; uron; hydrion; merron

详细解释

(1).古代派往别处或别国去作抵押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魏书·蛮传》:“ 泰常 八年, 蛮 王 梅安 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大中 初, 云南 朝贡,及 西川 质子,人数渐多。” 清 吴殳 《秦》诗:“质子妖姬货可居,六王未毕已邱墟。”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説者曰:吾岂徒乞盟,将假贷於彼,而要之相率以衞我,则是以彼之金币为质子也。”
(2).物理学名词。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带正电,所带电量和电子相等,质量为电子的1836.5倍。各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不同。氢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组成,因亦用指氢的原子核。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质子一样刚正不阿,坚定不移。
详细解释
质子是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具有稳定性和坚硬性。成语“质子”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影响,始终保持正直和坚定。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坚强、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或压力下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故事起源
成语“质子”来源于《庄子·外物》:“大质者,不居仁义之所也;大行者,不居利害之所也。”意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不会被仁义所束缚,一个伟大的行为不会受利害所左右。后来演变为形容坚定不移的性格和行为。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是一个质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 在公司的困境中,他展现出了一个真正的质子,始终保持着正直和坚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质子”与坚硬、稳定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坚硬的质子在核中稳定存在,象征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坚定不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质子在物理学中的概念和作用,以加深对成语“质子”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质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2. 初中生:她的行为像质子一样坚定,从不受别人的影响。3. 高中生:作为一个质子,他在面对诱惑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我们应该像质子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5. 成年人:他是一个真正的质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都能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