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管情

拼音:guǎn qíng

注音:ㄍㄨㄢˇ ㄑ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包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写时管情泪如丝,既不呵,怎生泪点儿封皮上渍。”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一出:“你晓得的,我这般才学,若肯去应举,可管情不落空。”《西游记》第九十回:“待明日絶早,我兄弟二人去那山中,管情捉住老妖,还你四个王子。”

基本含义
指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有所掌控或了解,能够妥善处理。
详细解释
成语“管情”源自于方言,最早出现在明代,原指理解和掌握某种情况或问题。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指能够妥善处理事情,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有所掌控。它强调了解和掌握情况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管情”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迅速了解和解决问题,具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例如,当某人能够迅速处理一场突发事件时,我们可以说他真是“管情”。
故事起源
关于“管情”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据推测,它可能源自于中国古代官员的工作经验。古代官员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只有那些能够妥善处理并掌握局势的官员才能被视为优秀的领导者。因此,“管情”成语可能是由这种实践经验演变而来。
成语结构
成语“管情”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管”和“情”。
例句
1. 他是个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总能够管情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2. 在这个紧急情况下,只有他能够管情,妥善处理事务。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成语“管情”,可以尝试以下技巧:1. 将“管”字与“掌控”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掌握情况。2. 将“情”字与“问题”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解决问题。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管情”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成语,如“掌握大势”、“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平时总是能够管情,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学会管情,处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学会管情,保持冷静和应对能力。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我们需要学会管情,做出明智的决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