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德人

拼音:dé rén

注音:ㄉㄜˊ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汉 贾谊 《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宋 秦观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 、妻 贾氏 为德人。见誥命。后无‘德人’之称。”

基本含义
指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
详细解释
德人是由“德”和“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德”指的是道德,品德高尚;“人”表示人类。德人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使用场景
德人一词常用于赞美那些有道德修养、善良守信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扬和敬佩。
故事起源
德人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德行,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高尚。因此,德人成为了一个赞美和崇尚道德品质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德人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德”是形容词修饰“人”。
例句
1. 他是一个真正的德人,总是乐于助人。2. 她的慷慨和善良使她成为这个社区的一位德人。3. 那位老师以身作则,被学生们称为学校里的德人。
记忆技巧
记忆德人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将“德”字与“道德”联系起来,表示高尚的品德。2. 将“人”字与“人类”联系起来,表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的。
延伸学习
1. 学习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儒家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
2. 学习其他与道德相关的成语
如“德行天下”、“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德人,总是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的爸爸是一个德人,他总是关心别人的困难并尽力帮助他们。3. 高中生:成为一个德人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我希望能够影响他人并做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