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放佯

拼音:fàng yáng

注音:ㄈㄤˋ ㄧ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装模作样。 明 汪廷讷 《狮吼记·闹祠》:“做神明全要公,在神祠好受香,如何断事情偏向,全不管妇人水性须当让,逞着你男子雄心越放佯。”

基本含义
故意装疯卖傻,以欺骗他人。
详细解释
放佯是一个表示故意装疯卖傻的成语。它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顾其所为,犹佯狂耳。”意为看他做事,就像装疯卖傻一样。放佯的含义是故意表现出愚蠢或疯狂的样子,以此来欺骗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放佯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装疯卖傻,以欺骗他人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故意掩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获得他人的低估或信任。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交际场合中,故意表现出愚蠢或疯狂的样子,以此来迷惑他人。
故事起源
放佯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名叫淮阴侯。淮阴侯是汉朝初期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淮阴侯常常装疯卖傻,以此来隐藏自己的才能和身份。他故意表现出愚蠢和疯狂的样子,让敌人低估他的实力,从而获得了胜利。后来,人们就用“放佯”来形容故意装疯卖傻的行为。
成语结构
放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放”和“佯”。其中,“放”表示故意,而“佯”表示装疯卖傻。
例句
1. 他为了躲避追捕,只能放佯一下,让敌人误以为他已经疯了。2. 她在面试时故意放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此来隐藏自己的实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放佯”与淮阴侯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淮阴侯在战场上故意装疯卖傻的场景,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放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淮阴侯的故事,了解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影响。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欺骗和智慧相关的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和“以逸待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不被同学们嘲笑,只能放佯一下,装出一副傻傻的样子。2. 初中生:为了考试不被老师发现,他故意放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3. 高中生:为了躲避追捕,他只能放佯一下,让敌人误以为他已经疯了。4. 大学生:她在面试时故意放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此来隐藏自己的实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