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负素

拼音:fù sù

注音:ㄈㄨˋ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背负书籍。指勤奋读书。素,写书的纸,指书籍。《新唐书·儒学传序》:“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基本含义
指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详细解释
负素一词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曰:‘肸曷负素?’”其中“负素”意指“负面的品质”或“恶劣的素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端,道德败坏,是对一个人道德败坏的贬损。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的道德败坏,品行不端。可以用来形容偷盗、欺骗、背信弃义等行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君主昭公问一位臣子:“你为什么具备这样恶劣的品质?”这位臣子回答说:“我负有这样的素质。”由此,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Subject + 负 + 素
例句
1. 这个人负素,经常欺骗别人。2. 他的行为举止负素,没有道德底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负面”、“败坏”等词语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联想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行相关的成语,如“作奸犯科”、“行不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说谎,真是负素的人。2. 初中生:她偷了同学的钱包,真是负素至极。3. 高中生:他背叛了朋友,完全没有道德底线,是个负素的人。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贪污受贿,道德败坏,是一个负素的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