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自屈

拼音:zì qū

注音:ㄗㄧˋ ㄑㄩ

繁体:

基本解释

(1).委屈自己。《汉书·王莽传上》:“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义。”《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絶,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宋书·刘穆之传》:“ 高祖 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 宋 真德秀 《送徐元杰子祥序》:“至其所守,则寧见枉於有司,不肯自屈以求合。”
(2).谓用尽自己的力量。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楚 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

基本含义
自愿屈服自己,自己屈就
详细解释
自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自”表示自己,第二个字“屈”表示屈服。自屈的含义是自愿屈服自己,自己屈就。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主动放弃自己的权益或主张,屈服于他人的意愿。
使用场景
自屈一词常用于描述个人在某种情况下主动屈服或妥协。例如,一个被上级要求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为了顺从他人的要求而自愿屈从,这就可以用自屈来形容。此外,自屈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竞争中自愿退让,让步给他人。
故事起源
关于自屈的故事并不太明确,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和社会生活。在古代中国,官员或平民在面对权贵或有势力的人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安全,常常选择屈服或妥协。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顺从和妥协被认为是一种智慧和谨慎的表现。
成语结构
自屈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自”和“屈”。
例句
1. 他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自屈于上级的要求。2. 在面对困难时,他选择自屈而不是与他人争斗。3. 他宁愿自屈于他人,也不愿意与他人发生争执。
记忆技巧
记忆自屈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自”字理解为自己,将“屈”字理解为屈服。可以想象自己主动屈服于他人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自屈相关的成语,例如“自愧不如”、“自甘堕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他宁愿自屈于队友,也不愿意争夺第一名。2. 初中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他不得不自屈于同学的要求,帮助他们完成作业。3. 高中生:面对父母的期望,他选择自屈于他们的安排,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