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责息

拼音:zé xī

注音:ㄗㄜˊ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求取利息。《晋书·五行志中》:“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过十数里。其邻人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为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傎倒畀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土豪吏胥,则代贫民输租,其取偿责息,至数十百倍,良懦往往破产。”

基本含义
责备和劝诫,使人警觉。
详细解释
责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责指责备、责怪,息指停止、平息。责息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责备和劝诫来使人警觉,停止错误行为或消除不良情绪。
使用场景
责息常用于劝诫和警告他人的情境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不当行为的批评和警示,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停止某种不好的行为或消除不良情绪。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用责息的方式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在工作场合,领导可以用责息的方式对员工的失误进行指导和提醒。
故事起源
责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庄子》一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看到一只蝴蝶,为了捉住它,他竭尽全力地追赶,但最终没有成功。当他停下来休息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无谓努力,并意识到追逐蝴蝶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通过责备和劝诫来使人警觉,停止错误行为或消除不良情绪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成语结构
责息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责”和名词“息”组成。
例句
1. 父母用责息的口吻对孩子说:“你的行为不对,要及时改正。”2. 领导对下属说:“我们需要警醒自己,用责息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和他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责备”和“平息”这两个词的音形相似来记忆责息这个成语。责息的意思就是通过责备来平息错误行为或不良情绪。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息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责任重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责息的语气对我们说:“不要在课堂上玩手机,认真听讲。”2. 初中生:班主任对同学们说:“我们要用责息的方式互相监督,共同进步。”3. 高中生:同学之间互相责息,提醒彼此不要迟到早退,保持学习的态度。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