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邪曲

拼音:xié qǔ

注音:ㄒㄧㄝ ˊ ㄑ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邪曲 xiéqǔ
[wry] 不正
邪曲之公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反义词

狡猾、奸邪、屈曲、正直

详细解释

(1).不正直。《荀子·非相》:“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论曰: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 坐正殿,令洞开诸门直望之,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2).指品性不正的人。 清 唐甄 《潜书·贱奴》:“明示以便进之门,邪曲进,贤正沮矣。”

基本含义
指言语或行为扭曲歪曲,违背正义和道德。
详细解释
邪曲一词由“邪”和“曲”两个字组成。邪指偏离正道,不正当的;曲指弯曲、扭曲。邪曲形容言行歪曲扭曲,违背正义和道德的行为。
使用场景
邪曲一词多用于批评或指责某人言行不正。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讲道义、不择手段的行为或言辞。在社会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邪曲的行为,这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故事起源
据说,邪曲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为了迎合上级的意见,曲解法规,做出了一系列不正当的决策。他的行为违背了正义和道德,被人们称为“邪曲”。从此,邪曲一词就成为了形容言行歪曲扭曲的成语。
成语结构
邪曲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例句
1.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言行邪曲。2. 这位政治家的言辞邪曲,完全背离了公正和道义。
记忆技巧
可以将邪曲这个成语与歪曲的发音相联想,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新闻来了解更多关于邪曲的具体案例,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中充满了邪曲的内容,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这个电视剧中的反派角色言行邪曲,让人非常讨厌。3. 高中生:在社会中,我们要坚守正义,不要被邪曲的言行所影响。4. 大学生:在公共事务中,我们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不要做出邪曲的决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