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伐兵

拼音:fá bīng

注音:ㄈㄚˊ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谓通过两军对战而取胜。《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李筌 注:“临敌对陈,兵之下也。” 梅尧臣 注:“以战胜。”

基本含义
指用兵器攻击敌人,进行战争的意思。
详细解释
伐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伐”和“兵”两个字组成。其中,“伐”意为进攻、攻击,“兵”意为战士、军队。合在一起,表示使用兵器攻击敌人,进行战争。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军队出征、打仗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采取行动,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决。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的公子纠奉命率领军队出征,但他却在途中患病,无法继续前进。于是,鲁国的贤臣子产就写信给公子纠,劝他放弃出征,以免伤害士兵。信中有一句话:“伐人之兵,如彼何?”意思是说,使用兵器攻击敌人,又有何意义呢?后来,人们就将“伐人之兵”简化为“伐兵”,用来形容出征打仗的情景。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他率领部队伐兵,取得了重大胜利。2. 在这次战争中,我军伐兵勇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记忆技巧
可以将“伐兵”与“发兵”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出兵打仗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出征的军队和战争场面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战争、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兵强马壮”、“百战百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运动会,我们班伐兵获得了第一名。2. 初中生: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将军,他带领军队伐兵,保卫了国家。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都曾经率领军队伐兵,打赢了许多战役。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