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干祫

拼音:gàn xiá

注音:ㄍㄢˋ ㄒ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无庙祫祭。祫祭,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原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干祫是祫祭的一种特例。《礼记·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郑玄 注:“干,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於坛墠。” 孙希旦 集解:“干者,自下而进取乎上之意,祫本诸侯以上之礼,而大夫士用之,故曰干祫。” 宋 张载 《正蒙·王禘》:“若祫,则请於其君,并高祖干祫之。”自注:“干祫之,不当祫而特祫之也。”

基本含义
指做事情不计较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详细解释
干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干”表示做事、工作,而“祫”则表示艰难、困难。干祫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工作或做事情时,不计较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
使用场景
干祫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上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不怕辛苦和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鼓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下去。
故事起源
干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鲍叔牙的人,他是齐国的太公,也是一个谋士。齐国当时正面临着强大的敌人,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鲍叔牙为了拯救齐国,毅然决定出使敌国,与敌国的国君进行谈判。他穿上普通的衣服,带着一篮黄豆,步行走进敌国的城门。在面对困难和险阻时,鲍叔牙没有退缩,坚持不懈地进行谈判,最终成功地解救了齐国。这个故事成为了干祫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干祫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干”是动词,表示做事情;“祫”是名词,表示艰难、困难。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干祫不辞辛苦,从不推卸责任。2. 面对困难,我们要以干祫的精神坚持下去。
记忆技巧
可以将“干祫”拆分为“干”和“祫”,并结合故事起源,想象自己像鲍叔牙一样,穿着普通的衣服,带着一篮黄豆,坚持不懈地走进敌国的城门,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场景。这样的记忆方式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精神。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干祫相关的成语,如“坚毅不屈”、“不畏艰难”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干祫精神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鲍叔牙学习,勇敢地面对困难,干祫不怕辛苦。2. 初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以干祫的精神,坚持努力备考。3. 高中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有干祫的精神,不怕困难,坚持追逐自己的目标。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