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梵册

拼音:fàn cè

注音:ㄈㄢˋ ㄘ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梵策 ”。佛教典籍。 宋 俞文豹 《唾玉集·无佛论》:“﹝ 张商英 ﹞尝见梵册整齐,叹吾儒之不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余问之学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徧考梵册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十空曲》:“ 尤悔庵 先生《驻云飞·十空曲》:扰扰匆匆,遮莫晨鷄与暮鐘。梵策无须唪,公案何劳颂。”

基本含义
指艰深晦涩的文字或书籍。
详细解释
梵册一词源自梵文,原意为佛教的经典。梵文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宗教语言,其经典著作常被称为梵经或梵书。由于梵文极其复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难以理解,因此梵册成为了指代任何晦涩难懂的文字或书籍的成语。
使用场景
梵册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些书籍或文章的内容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可以用于文学评论、教育讨论或者日常交流中,用以形容某些学术论文、哲学著作、法律条文等难以理解的文字。
故事起源
梵册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梵书礼序》中,他在序言中写道:“余悯汝书之难解,欲为开卷之要义,使汝读之,如读梵书。”韩愈以梵书来比喻书中的内容晦涩难懂,从而衍生出了成语“梵册”。
成语结构
梵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梵”和名词“册”组成。
例句
1. 这本哲学著作真是一本梵册,读起来非常费解。2. 我看了他的论文,简直像看梵册一样,一头雾水。
记忆技巧
可以将“梵册”联想成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籍,梵文是古代印度的宗教语言,对大部分人来说难以理解。通过联想梵文和晦涩难懂的书籍,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梵册相关的知识,如梵文的起源、佛教经典的研究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成语“梵册”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这本书好难,里面的字好像梵册一样。2.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本科学书,里面的内容真是梵册,我一个字都看不懂。3. 初中生:我正在读一本名著,里面有很多深奥的哲理,真是一本梵册。4. 高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文言文阅读,里面的词句都像梵册一样,需要仔细推敲才能理解。5. 大学生:我正在研究一本专业书籍,里面的内容真是晦涩难懂,像梵册一样让人头疼。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