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中允

拼音:zhōng yǔn

注音:ㄓㄨㄙ ㄧ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官名。 汉 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 南朝 宋 齐 称中舍人。 唐 贞观 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 清 末废。《后汉书·班彪传》:“其非朝日,﹝太子﹞使僕、中允旦旦请问而已。”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2).公正。《宋书·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如:貌似中允。

英文翻译

1.[书] just; fair; impartial; fair-minded

基本含义
中允指的是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意思。
详细解释
中允是由“中”和“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间、居中的意思,“允”表示允许、答应的意思。中允的含义是指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言出必行,不言而喻。
使用场景
中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做空谈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允都是一种值得倡导和追求的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认真负责,言出必行的情况。
故事起源
中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当时,齐国有一位名叫陈允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一直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赞赏。后来,人们就用“中允”来形容这种言行一致的品质。
成语结构
中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是形容词,表示中间、居中的意思;“允”是动词,表示允许、答应的意思。
例句
1. 他一直是个中允的人,言出必行。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中允之人,工作效率很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中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中间位置,左右两边的人都在向他提出要求,而他却能够言出必行,做到言行一致,这样就能够记住中允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中允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等。这些成语都与中允有着相似的含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允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总是中允,他说的话都会做到。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做一个中允之人,言出必行。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以中允为准则,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展现出中允的品质,让用人单位对我们产生信任。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做一个中允之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