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自了

拼音:zì le

注音:ㄗㄧˋ ˙ㄌㄜ

繁体:

基本解释

(1).自己完成;自己解决。《晋书·山涛传》:“帝谓 涛 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
(2).自然地了结。《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我到 长安 ,则自了矣。” 五代 齐己 《渚宫莫问》诗之三:“莫问休行脚,南方已徧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3).自己明白。《晋书·王敦传》:“常人近情,恃恩昧进,独犯龙鳞,迷不自了。”《宋书·王景文传》:“区区所怀,不愿望风容贷。吾自了不作偷,犹如不作贼。故以密白,想为申启。” 宋 梅尧臣 《谕乌》诗:“莫如且敛翮,休用苦不量,吉凶岂自了,人事亦交相。”

基本含义
自己了结,自行了断
详细解释
自了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自己了结某事,自行了断。它指的是不依赖他人,自主决策并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使用场景
自了常用于强调个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鼓励自己自了,不依赖他人的帮助,找到解决方法。此外,自了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他人无法理解或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做出决策。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正面的语境中,鼓励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起源
自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乐书》中。据说,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孟尝君的大臣,他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有一天,他和一位宰相一起参观王宫,看到王宫的墙壁上有一道裂缝。宰相问孟尝君应该如何修补这道裂缝,孟尝君回答说:“自了。”他的意思是说,这道裂缝可以自己修补,不需要依赖他人。这个回答展示了孟尝君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自了”。
成语结构
动词短语
例句
1. 我们必须学会自了,不依赖他人的帮助。2. 面对困难,她决定自了,找到解决方法。3. 他在没有他人支持的情况下自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自了”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墙壁前,裂缝自己修补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例如“自主”、“自力更生”等,以扩展词汇量,并加深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自了,自己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的帮助。2. 初中生:面对考试,我决定自了,自己复习,不依赖老师的讲解。3. 高中生:我决定自了,自己选择大学专业,不受他人影响。4. 大学生:在找实习的过程中,我决定自了,自己寻找机会,不依赖学校的安排。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