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比德

拼音:bǐ dé

注音:ㄅㄧˇ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 孔 传:“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 蔡沉 集传:“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国语·晋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楚辞·大招》:“比德好间,习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释:“比德,同心。”
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礼记·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商君列传》:“故吾以彊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后汉书·杨震传》:“拟踪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比德亮无瑕,抱节诚可久。”

基本含义
比德指的是人们在品行、道德或行为方面互相比较,以展示自己的优势或劣势。
详细解释
比德源自《礼记·中庸》:“君子比德于义,小人比德于利。”意思是高尚的人会将自己的品德与道义进行比较,而庸俗的人则会将自己的利益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行为和品德上的差异。
使用场景
比德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道德、品行或行为方面的比较。可以用于赞扬或批评他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或自我评价。
故事起源
比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庸》中,是孔子的弟子子思所记载的。孔子在《中庸》中强调了人们在品德和行为上的差异,比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成语结构
比德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比”表示比较,第二个字“德”表示品德或道德。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的比德真是天壤之别。2. 在这个比赛中,他展示了自己的比德,赢得了大家的尊敬。3. 这个公司的员工比德差异很大,需要加强道德教育。
记忆技巧
可以将“比德”与“比的”进行联想,比的是比较的意思,德是道德的意思,通过联想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比德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道德和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两个人的比德,我觉得他们都很好,都是好同学。初中生:在班级里,我们经常进行比德竞赛,看谁的品德更好。高中生:比德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和修养。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比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年人:比德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塑造。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