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轶俗

拼音:yì sú

注音:ㄧˋ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超脱习俗。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今 空同 之才足以命世,其志金石可断,又有超代軼俗之见。”

基本含义
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
详细解释
轶俗是由“轶”和“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轶的意思是与众不同,超出寻常;俗的意思是通俗、普通。轶俗指的是言行举止不合时宜、不符合常规的行为。
使用场景
轶俗常用于描述某人的言行举止与大众习俗不符,或者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粗俗、不得体,或者某人在特定场合做出不合适的举动。
故事起源
轶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故事中,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性格耿直,言行举止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因此,人们常常用“轶俗”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举止太轶俗了,完全不符合这个场合的规范。2. 她的言语粗俗,一点也不符合一个文雅女子的形象。3. 在重要场合中,举止要得体,不能做出轶俗的举动。
记忆技巧
可以将“轶俗”拆分为“轶”和“俗”来记忆。轶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超出寻常;俗可以理解为通俗、普通。因此,轶俗就是不合时宜、不合常规的行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轶俗相关的成语,例如“轻佻”、“张冠李戴”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丰富对于不合时宜行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穿着太轶俗了,穿着运动鞋去参加婚礼。2. 初中生:她的打扮太轶俗了,穿着暴露的衣服去学校。3. 高中生:他的言行太轶俗了,经常说一些粗俗的笑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