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醉兀兀

拼音:zuì wū wū

注音:ㄗㄨㄟˋ ㄨ ㄨ

繁体:

基本解释

沉醉貌。 唐 白居易 《对酒》诗:“所以 刘 阮 辈,终年醉兀兀。” 宋 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亦省作“ 醉兀 ”。 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宋 辛弃疾 《玉蝴蝶·追别杜叔高》词:“醉兀篮舆,夜来豪饮太狂些。”

基本含义
形容醉得很厉害,非常醉的样子。
详细解释
醉兀兀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相同的词语“醉”组成,表示醉得非常厉害,极度酩酊的样子。它强调了醉酒后的无法自持、行为失控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人醉得晃荡不稳、不知所措的样子。
使用场景
醉兀兀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酒精作用下失去理智、举止不端,完全不受控制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酒后大笑、行为荒唐、神情恍惚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酒后失态、言行举止不正常的人。
故事起源
醉兀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一则故事。据说有一位名叫杨柳青的人,酒量很大,一次喝醉后,他就在街头躺下了,醉得晃晃悠悠的,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大家看到他醉得如此之厉害,都形容他为“醉兀兀”。后来,这个形容词就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醉兀兀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词语“醉”组成的形容词性成语,没有其他修饰词或助词。
例句
1. 他喝得醉兀兀,连路都走不稳。2. 晚上的酒席上,他喝得醉兀兀,举止十分滑稽。3. 这个酒鬼每次喝醉后都会变得醉兀兀,让人哭笑不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醉兀兀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酒后狂笑、站立不稳的样子,就像是醉了之后变得兀兀的样子,这样形象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使用场景是学习成语的重要一环,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故事或者观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生日那天,他喝了好多酒,醉兀兀的,差点摔倒了。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每次参加聚会都会喝得醉兀兀,大家都很担心他。3. 高中生:这个电影里有一场戏,男主角喝酒后醉兀兀地走在大街上,非常搞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