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雅制

拼音:yǎ zhì

注音:ㄧㄚ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典范的体格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故童子雕琢,必先雅製,沿根讨叶,思转自圆。” 唐 窦牟 《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诗:“礼饰华缨重,才牵雅製餘。” 明 宋濂 《送许存礼赴北平教授任序》:“继前古之芳音,首群英之雅製云尔。”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吴宽》:“ 匏翁 诗,体擅臺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製清裁。”
(2).泛指雅正的式样。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 开元 以来,文官仕任(伍)多以紫皁官絁为头巾、平头子,相效为雅製。”
指典章制度。《晋书·舆服志》:“雅制弘多,式遵遗范,宾人异宪,师行殊则。”

基本含义
指文雅的礼制。
详细解释
雅制是由“雅”和“制”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雅”指文雅、高尚,表示高尚的礼仪、风尚,也指典雅的风格;“制”指制度、规范,表示一种制定的规范或礼仪。雅制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高尚、典雅的礼制和风尚。
使用场景
雅制通常用于形容各种典雅的礼仪、风尚和规范。可以用来形容古代宫廷的典雅礼制,也可以用来形容现代社会中的高尚风尚和规范。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符合雅制,表示他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故事起源
雅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古代宫廷的典雅礼制。在古代,宫廷的礼制非常庄重而典雅,被视为高尚的典范。后来,雅制逐渐泛指各种高尚、典雅的礼仪和风尚。
成语结构
雅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符合雅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个宴会的布置和礼仪非常雅制,彰显了主办方的高尚品味。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雅制”与“典雅的礼制”和“高尚的风尚”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风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典雅”、“高尚”、“风雅”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办的校庆活动非常雅制,大家都穿上了漂亮的礼服。2. 初中生:我喜欢看古装剧,里面的宫廷场景常常展示了雅制的礼仪。3. 高中生:参加模特比赛需要注意言谈举止,要符合雅制,展现自己的修养和风采。4. 大学生及以上:在商务场合,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保持雅制的形象,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上是关于成语“雅制”的全面学习指南。通过学习这个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典雅的礼制和高尚的风尚,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