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昌言

拼音:chāng yán

注音:ㄔㄤ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书〉正当的言论。
(2) (名)〈书〉直言无隐。

英文翻译

1.[书] proper speech [words]; speak without reservation; not to mince one's words

详细解释

◎ 昌言 chāngyán
(1) [proper words]∶正当的言词,好话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2) [straight talk]∶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1).善言;正当的言论。《书·皋陶谟》:“ 禹 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 疏:“ 禹 乃拜受其当理之言。”《汉书·王莽传中》:“ 嘉新公 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 刘龚 、 率礼侯 刘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 注:“昌,当也。”《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2).谓直言不讳。《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 印度 人不敢以反对 英国 ,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犹倡言,提倡。昌,通“ 倡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基本含义
指言辞光明正大,言辞华丽辞藻,富有表现力。
详细解释
昌言是由“昌”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昌”表示光明正大、辉煌壮丽,“言”表示言辞、语言。昌言形容言辞光明正大、辞藻华丽、富有表现力。昌言强调言辞的辉煌壮丽和真实性,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对言辞的高度赞扬。
使用场景
昌言常用于赞美文辞华丽、表达雄辩之辞的场合。可以用于形容演讲、文章等言辞华丽、富有感染力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人的赞美,表示对其辞藻华丽、言辞光明正大的赞赏。
故事起源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公子曹参曾在楚国做官,他的文辞华丽、雄辩有力,因此深受楚国人民的赞赏。有一次,魏公子参在楚国举办宴会,宴会上有人问他:“你的辞章华丽如何能写得如此光彩夺目?”魏公子参回答:“我只是按照我的真实想法,用光明正大的言辞表达出来。”这个故事说明了昌言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结构
昌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演讲昌言辞藻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篇文章昌言辞藻华丽,引人入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昌言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光明的舞台上,用华丽的辞藻和光彩夺目的言辞进行演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修辞、辞章相关的成语,比如“辞章之美”、“雄辩如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用了很多昌言的辞藻,我们都被深深吸引了。2. 初中生:对于一篇优秀的作文来说,昌言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3. 高中生:演讲比赛上,选手们的昌言辞藻都非常华丽,让人佩服不已。4. 大学生:在文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昌言的修辞手法,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