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附纳

拼音:fù nà

注音:ㄈㄨˋ ㄣ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依附交结。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生 谢遣相工,通刺 倪宽 ,结胶漆之交,尽筋力之敬,徙舍从 宽 ,深自附纳之。”《新唐书·萧至忠传》:“ 太平 寖用事, 至忠 乃自附纳,且丐还。”《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盖自 王安石 罢相, 括 恐大臣於法令有所改易,故潜纳此説以窥伺其意,为附纳之资尔。”

基本含义
附加、补充
详细解释
附纳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附”和“纳”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附加或补充一些内容或物品。在实际使用中,附纳常常用来表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情况进行补充说明或补充内容。
使用场景
附纳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写作、演讲、辩论等表达中。当你想要补充一些内容或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时,可以使用附纳来增强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故事起源
关于附纳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含义源于古代文化中的附加和补充的概念。在古代,人们在书写和表达中常常使用附纳来补充一些额外的信息或观点。
成语结构
附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附”和动宾短语“纳”组成。其中,“附”表示附加或补充,“纳”表示接受或容纳。
例句
1. 在我的演讲中,我会附纳一些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2. 为了使文章更加完整,我决定附纳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3. 这本书的附录中附纳了一些进一步阅读的推荐。
记忆技巧
要记住附纳这个成语,可以将“附”字理解为附加的意思,而“纳”字理解为接受或容纳的意思。这样,你可以将附纳理解为附加或补充的意思。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附赘、附和、附加等。这些成语都和附纳有着相似的含义,可以帮助你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作文中附纳一些插图来让我的作文更有趣。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报告中附纳一些相关的数据和图表。3. 高中生:为了使我的论文更有说服力,我决定附纳一些专家的观点和研究结果。4. 大学生:在我的研究报告中,我会附纳一些实地调研的数据和案例分析。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