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fú tiē tiē
注音:ㄈㄨˊ ㄈㄨˊ ㄊㄧㄝ ㄊㄧㄝ
繁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态度低微,言行谨慎,不敢有所得罪或冒险。
详细解释
伏伏贴贴指一个人的态度低微,言行谨慎,不敢有所得罪或冒险。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权威或者强者时的谨慎和小心,出于害怕或者顺从的态度。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权威或者强者的态度,强调了他们的谨慎和小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者压力时的消极态度。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是出自《左传·庄公三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庄公问孔子:“臣无贤人,如何?”孔子回答道:“君子伏伏贴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故事中,孔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君子应该如何谦虚、恭敬地效仿和学习别人的优点。
成语结构
该成语由两个重复的形容词组成,形容词“伏伏”和“贴贴”相连。
例句
1. 他在老板面前总是伏伏贴贴的,从不敢有任何异议。2. 那个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总是伏伏贴贴的,从不敢有所抱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一个低头谦卑的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态度和行为有关的成语,如“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老师面前伏伏贴贴地回答问题,从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他对班级里的领导总是伏伏贴贴的,希望能获得一些特殊待遇。3. 高中生:她在面试时表现得伏伏贴贴的,希望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4. 大学生:他在实习期间一直伏伏贴贴地工作,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认可和提升。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伏伏贴贴”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