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画迹

拼音:huà jì

注音:ㄏㄨㄚ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画跡 ”。亦作“ 画蹟 ”。1.画的笔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 天寳 初,自 南内 移来,画迹拙俗。”一本作“ 画蹟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 陈閎 ,又似 阎令 。时有 杜景祥 、 王允之 ,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绍宗》:“父 修礼 ,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亦善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近人有收《汉祖过沛图》者,画蹟颇佳。”
(2).绘画的遗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会暇日,游 大兴善寺 ……游及 慈恩 ,初知官将併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跡,游於此遂絶。” 罗尔纲 《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画考证》:“一九五四年六月, 南京 私立新宁女子中学在 如意里 四十四号修校舍时,发现露天墙壁上有被石灰粉饰着的壁画画迹,后又在四十号学校操场发现壁画画迹两壁。”
(3).划过的痕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跡故在。”
见“ 画迹 ”。

基本含义
指绘画或书法的痕迹,也比喻事物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详细解释
画迹是由“画”和“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画”指绘画或书法创作,“迹”指痕迹或迹象。画迹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张华传》中,原文是“画迹如存,虽远犹明”。这里是指即使距离很远,画的痕迹仍然能够清晰可见。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指事物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使用场景
画迹一词常用于形容事物留下的痕迹或迹象,可以用来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自然界的变化、历史事件的影响等等。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的言行举止留下了深深的画迹,意思是他的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某个事件的影响还在继续,留下了明显的画迹,表示这个事件的影响仍然存在。
故事起源
关于画迹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使用非常广泛。绘画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画迹则是绘画和书法作品的痕迹,因此画迹成为了一种形容事物留下痕迹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画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画”为第一声,“迹”为第四声。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给人留下了深深的画迹。2. 这个事件的影响还在继续,留下了明显的画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画迹这个成语:1. 想象一个艺术家在纸上画画,留下了清晰可见的痕迹。2. 将“画迹”这个词与绘画或书法这两个艺术形式联系起来,联想到它们留下的痕迹。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绘画和书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同绘画和书法风格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沙滩上画了一个河流,画迹清晰可见。2. 初中生:他的作文里充满了批判精神,给人留下了深深的画迹。3. 高中生: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迹。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