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质典

拼音:zhì diǎn

注音:ㄓㄧˋ ㄉ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抵押,典当。《金史·百官志三》:“上谓宰臣曰:‘闻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或以利为本,小民苦之。’”

基本含义
指忠诚正直、言行一致的品德。
详细解释
质典是由“质”和“典”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质指的是忠诚正直,典指的是标准、法则。质典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一致,忠诚正直,符合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质典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言行一致。它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品德,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自己保持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
质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祖逖传》中,传说当时有一位名叫祖逖的将军,他以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而著称。后来,人们用“质典”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
成语结构
质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质典的人,从不说谎。2. 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质典,对老师和同学都非常诚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质典”与“忠诚正直”、“言行一致”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成语和其它词语,可以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一个质典的朋友,他从不欺负别人。2.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质典的人,做到忠诚正直。3. 中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质典的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成为质典的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