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拔火罐

拼音:bá huǒ guàn

注音: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角法。始见于 晋 代的《肘后备急方》。其法将燃烧着的纸片等物投入罐状器具内,立即将罐覆于施治部位,火很快熄灭,罐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因而紧吸皮肤,隔一定时间拔去,造成局部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与针刺配合使用,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损劳等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杜善人 老娘们病了,叫人拔火罐,到北庙许愿。”

英文翻译

1.{中医} cupping glass

基本含义
拔火罐是指用罐子吸住皮肤表面的空气,使罐子紧贴在皮肤上,然后用火烧罐子内的氧气,形成负压,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效果。
详细解释
拔火罐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烧火罐产生的负压效应,将罐子吸附在人体表面的特定穴位上,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拔火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增强免疫力等。
使用场景
拔火罐常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特别适用于肩颈疼痛、腰腿酸痛、感冒发热、疲劳乏力等症状。此外,拔火罐也可以用于美容,帮助改善皮肤质量和减少皱纹。
故事起源
拔火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拔火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和医院中。
成语结构
拔火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拔”和“火罐”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1. 我前天去中医院拔了火罐,感觉疼痛明显减轻了。2. 她每周都会拔火罐来保持身体健康。3. 我最近感冒了,打算拔火罐来缓解症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拔火罐这个成语:1. 关联动作:想象一个人用罐子吸住皮肤,并用火烧罐子内的氧气的过程。2. 创造联想:将“拔火罐”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等疗效相关的形象或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想要深入学习拔火罐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中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最近感冒了,我建议她去拔火罐。2. 初中生:我听说拔火罐可以缓解肌肉酸痛,想尝试一下。3. 高中生:我的肩膀一直很疼,我打算去拔火罐治疗。4. 大学生: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我对它的原理很感兴趣。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