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杜蔽

拼音:dù bì

注音:ㄉㄨ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蒙蔽,隔绝。《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今将军累世台辅……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復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基本含义
封闭或阻止信息传播,使人无法获取真相或知识。
详细解释
杜蔽一词源于古代的军事术语,意为封锁或阻挡。在现代汉语中,杜蔽常用来描述阻止信息传播、封锁消息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它强调了信息的封闭和隐匿,使人们无法获得真实的情况或知识。
使用场景
杜蔽一词常常在描述政府、媒体或个人对信息的限制或封锁时使用。例如,当政府封锁新闻报道,或者某个组织隐瞒真相时,可以使用杜蔽一词来形容这种行为。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个与“杜蔽”有关的故事。当时,齐国的大夫杜儿公因为害怕自己的过失被人知道,就用树木将大门遮挡起来,不让人们看到内部的情况。这个故事成为了“杜蔽”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杜蔽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其中,“杜”是形容词,表示封闭或阻止;“蔽”是动词,表示遮挡或隐瞒。
例句
1. 他们试图杜蔽事实,但最终还是被揭露了。2. 政府对媒体进行了严格的杜蔽,导致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3. 这个组织一直在杜蔽他们的内部事务,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杜蔽”与“阻挡信息传播”这个意思联系在一起,想象一堵墙或一道屏障阻挡着信息的流动。可以使用这个图像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信息传播、言论自由和新闻报道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言传身教”、“言者无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杜蔽了新闻,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2. 初中生:他们企图杜蔽真相,但我们会努力找到答案。3. 高中生:媒体被要求杜蔽这个事件的报道,这让我很担心言论自由的问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