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规瑱

拼音:guī tiàn

注音:ㄍㄨㄟ ㄊ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语本《国语·楚语上》:“﹝ 白公 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 巴浦 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 韦昭 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

基本含义
形容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不敢有丝毫轻率之举。
详细解释
规瑱是由“规”和“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规”指的是规矩、规范,表示言行举止应该符合规定的标准;“瑱”指的是美玉,比喻品德高尚、端庄正直。规瑱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不敢有丝毫轻率之举。
使用场景
规瑱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举止端正,多用于褒义。可以用来形容有教养、有修养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遵守规章制度、守法守纪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规瑱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字义推断其起源。规瑱的“规”字来自《尚书·大禹谟》:“民有不嘉,而后法度可立也。”意思是人民的品德不好,才需要制定法度来约束。而“瑱”字则是指美玉,表示高尚的品德。因此,规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理解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遵守规范和法度。
成语结构
规瑱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举止规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老师言谈举止规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规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整齐的衣服,举止庄重地走在规定的轨道上,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规瑱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举止规瑱,是我们的榜样。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举止规瑱,做一个有修养的人。3. 高中生: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我要注意举止规瑱,展现自己的风采。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规瑱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人:在职场上,举止规瑱是树立自己形象的重要一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