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驿隶

拼音:yì lì

注音:ㄧ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驿站的仆役。《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 唐 张读 《宣室志·李徵》:“向者见君,有二吏驱而前,驛隶挈印囊以导,庸非为御史而出使乎。” 唐 韩愈 《刘统军碑》:“驛隶走呼,有中使来;公迎于驛,遂行不迴。”

基本含义
驿站和驿丞的职务。
详细解释
驿隶,古代官职名称,指驿站的官员和职务。驿站是古代的一种交通设施,用于驿传传递公文、信件和旅客。驿丞是驿站的官员,负责管理驿站的日常事务。
使用场景
用来形容官员的职务或者公务。也可以用来比喻管理工作或者职责。
故事起源
驿隶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左传·宣公十年》。故事中,鲁国的宣公派遣驿丞去周国传递公文,驿丞在途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按时交付公文。宣公因此责怪驿丞没有履行职责,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1. 他在公司担任驿隶的职务,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2. 作为学校的校长,他需要承担驿隶的职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想象驿站的官员驾马快速传递公文和信件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了解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和驿站的历史。2. 学习其他与官员职务相关的成语,例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驿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工作。2. 初中生:老师给我分配了驿隶的任务,让我负责整理班级的考试成绩。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担任了驿隶的职务,负责组织活动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