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薅锄

拼音:hāo chú

注音:ㄏㄠ ㄔ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除草用的短小锄。
(2).除草锄地。《人民日报》1971.3.8:“说什么‘薅锄是薅锄,教书是教书,井水不犯河水。’”

基本含义
指偷盗、侵占财物或权益。
详细解释
薅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薅指用手把草根拔起来,锄指用锄头除草。引申为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或权益的行为。形容偷盗、侵占财物或权益。
使用场景
薅锄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财物或权益的人或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如贪污、受贿、偷窃等。
故事起源
薅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农民们常常使用锄头除草,以保护庄稼的生长。后来,人们将这个动作比喻为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或权益的行为,从而形成了成语薅锄。
成语结构
薅锄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薅”和名词“锄”组成。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老板薅锄了员工的工资,导致很多员工生活困难。2. 他用不正当手段薅锄了别人的财产,最终被法律制裁。
记忆技巧
可以将薅锄的意思和偷窃行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锄头偷偷地除草,就像他偷偷地获取他人的财物或权益一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财物或权益相关的成语,如“窃位素餐”、“鱼肉百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薅锄了我的铅笔,我找不到了。2. 初中生:这个人薅锄了学校的图书馆,偷走了很多书。3. 高中生:他薅锄了学生会的资金,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薅锄了员工的奖金,让大家都很愤怒。5. 成年人:他薅锄了别人的房产,被判刑入狱。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