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诏槁

拼音:zhào gǎo

注音:ㄓㄠˋ ㄍ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诏稿"。

基本含义
指官员或上级领导对下属的严厉惩罚或斥责。
详细解释
诏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诏指皇帝的命令,槁指木材变老枯。诏槁一词形象地比喻上级对下属的严厉惩罚或斥责,像木材被岁月摧残一样。
使用场景
诏槁一词常用于形容上级对下属的严厉惩罚或斥责的场景。可以用来描述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领导对下属的训斥,父母对子女的责骂等。
故事起源
诏槁一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皇帝可以发诏令给官员,命令他们执行某项任务或处罚他们。如果官员犯了错误或失职,皇帝可以下达诏令,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或斥责,使其像木材一样变老枯槁。
成语结构
诏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诏为动词,槁为宾语。表示上级领导对下属进行严厉惩罚或斥责的行为。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了诏槁,让他们深刻反省。2. 领导对下属的工作失误进行了严厉的诏槁,以警示其他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诏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严厉的上级领导拿着一张诏书,对下属进行严厉的斥责,使他们变得像木材一样老枯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惩罚、斥责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严词拒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调皮捣蛋的同学进行了诏槁,让他们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2. 初中生:班主任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了诏槁,让他们深感羞愧。3. 高中生:校长对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了诏槁,以警示全校学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