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折简

拼音:zhé jiǎn

注音:ㄓㄜˊ ㄐ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折简 zhéjiǎn
(1) [whrite a letter] 写信
[王凌]面缚水次,曰:“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 凌,何苦自来邪?”帝曰:“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晋书·宣帝纪》
(2) 也作“折柬”
折柬招之。——《聊斋志异·婴宁》

详细解释

(1).亦作“ 折柬 ”。折半之简,言其礼轻。古人以竹简作书。《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凌 至 项 ,饮药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汉 制:简长二尺,短者半之。盖单执一札谓之简。折简者,折半之简,言其礼轻也。”《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若啗以显职,无不载驰。 随王 止须折简耳。” 明 陈继儒 《偃曝谈馀》卷下:“近代尚质,朝野之间皆用古折简,駸駸乎有先辈风度。”
(2).指书札或信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孝宗御制赐吴益》:“﹝ 孝宗 ﹞手书御扎一联云:‘称此一天风月好,橘香酒熟待君来。’命近璫持此赐 益 。 益 入对,顿首称谢。上笑曰:‘聊復当折简耳。’” 元 萨都剌 《经姑苏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 清 李渔 《风筝误·题鹞》:“幸有风筝为折柬,寄愁天上何难。”《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讨了一个折柬,一个封筒。”
(3).谓裁纸写信。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一日郎官折简寄妓,与为私约。”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叙伦》:“无何贵客忆前巵,乃折简主人,语以其故。” 清 黄景仁 《莺啼序·郑诚斋招集白云庵》词:“也繾綣、折简招来,追随许附尘后。”
(4).犹断简。指书册、简牍的残篇。《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畧。”《清史稿·灾异志二》:“五月, 渭南 四野火灾,见持炬人三尺许,羣绕火际,次日焚处拾一折简。”

基本含义
指用简短的言辞表达复杂的意思或内容。
详细解释
折简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用简短的话语或文字表达复杂的概念、思想或内容。它强调简练、精炼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有力地传达出复杂的意思。
使用场景
折简常用于文学、演讲、写作等领域,特别是在有限的篇幅或时间内需要表达复杂内容时。例如,在写作文章时,可以使用折简来精炼表达观点,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在演讲时,可以用折简来概括复杂的观点,使听众更容易理解。
故事起源
折简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中。当时,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写作中非常擅长折简,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意思。后来,折简一词逐渐成为文学界的通用术语,用来形容类似杨震那样的写作风格。
成语结构
折简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折”是动词,表示折叠、弯曲的意思;“简”是名词,表示简短、简洁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演讲折简而有力,深入人心。2. 这篇文章折简明了,语言简练,很容易理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折简这个成语:1. 制作关键词卡片:将“折简”写在一张卡片上,然后在另一张卡片上写下该成语的解释和例句。每天复习这些卡片,同时尝试用折简造句,加深记忆。
2. 创造联想图像
将“折”和“简”两个字形象化,想象一个纸张被折叠成简单的形状,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折简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和表达方式,例如“言简意赅”、“一言以蔽之”等,这些成语都与简洁、精炼的表达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折简明了,老师给了我好评。2. 初中生:他的演讲折简有力,大家都被他的观点所打动。3. 高中生:这篇文章折简概括了复杂的历史事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