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挂弓

拼音:guà gōng

注音:ㄍㄨㄚ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掛弓”。谓息兵。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 青海 无传箭, 天山 早挂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而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基本含义
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详细解释
挂弓是一个形象的成语,意思是放下弓箭,停止战斗。它比喻停止争斗,和解或放弃争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双方达成和解或停止冲突的情况。
使用场景
挂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战争、冲突、争斗等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对立的势力达成妥协,停止争斗。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主动停止争吵、争斗,以达到和解的目的。
故事起源
挂弓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中,项羽率领刘邦与秦军作战,一直战胜敌军。在最后一次战斗中,项羽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而敌军却趁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面对强大的敌军,项羽感到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下令放下武器,停止战斗。这一举动使得敌军感到意外,也让项羽的部队得以暂时休整。最终,项羽成功地击败了敌军。后来,人们就用“挂弓”来形容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成语结构
挂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挂”和“弓”两个词组成。其中,“挂”表示放下,停止,而“弓”表示武器中的弓箭。
例句
1. 双方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决定挂弓,达成和解。2. 在这场争斗中,双方都受伤了,现在是时候挂弓了。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挂弓的方法是将其与放下武器的意象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战士放下他的弓箭,表示停止战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项羽的故事,以及其他与战争和和解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挂弓,停止打架,和平相处。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挂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们可以挂弓,放松心情。4. 大学生:在学术争论中,双方应该挂弓,尊重彼此的观点。5. 成年人:在家庭矛盾中,我们应该学会挂弓,与家人和睦相处。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