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迟蹇

拼音:chí jiǎn

注音:ㄔㄧˊ ㄐ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才智迟钝低劣。 宋 孔文仲 《制科策》:“辨给者获用而迟蹇者被退。”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详细解释
迟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迟意为行动迟缓、不及时,蹇意为困难、不顺利。迟蹇形容人在行动上犹豫不决、拖延时间,或者遇到困难时无法顺利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迟蹇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的犹豫不决、拖延行动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积极、不果断的表现。
故事起源
迟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原文是“迟蹇其如也,乾维其所亨。”意思是“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人,干维持他的亨通。”这句话是孔子对于迟蹇的评价,意味着行动迟缓的人将无法获得成功和顺利。
成语结构
迟蹇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特定的顺序,可以说“蹇迟”或者“迟蹇”。
例句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迟蹇不决,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2. 这个项目的进展非常迟蹇,需要我们加快进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迟蹇与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迈步缓慢、犹豫不前的样子,这样就能够联想到迟蹇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迟蹇相关的成语,如迟疑、迟疑不决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来加深对迟蹇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迟蹇不及,老师都等不及了。2. 初中生:他对于选择专业一直迟蹇不决,导致错过了很多好的机会。3. 高中生:他的学习态度迟蹇不积极,成绩一直无法提升。4. 大学生:他在找工作时迟蹇不前,错过了很多招聘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