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戴上帽子,穿上鞋子。形容一个人整齐得体,得体得宜。
详细解释
冠,帽子;履,鞋子;上,戴在头上;下,穿在脚上。冠上履下形容一个人穿戴整齐,得体得宜,使人看起来非常舒服和得体。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着装整齐得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得宜,符合礼仪规范。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叫公孙衍,他非常讲究仪表,每天起床后都会先整理头发,带上帽子,再穿上鞋子。他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的整齐得体,就用“冠上履下”来形容他的着装仪表。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动词和两个方位词组成,形成了一个并列结构。
例句
1. 他每天都会冠上履下,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她的仪表很得体,冠上履下,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规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化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冠上帽子,履上鞋子,整齐得站在那里,给人一种整洁得体的感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仪表和着装相关的成语,例如“衣冠楚楚”、“一表人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上学都会冠上履下,让老师对我印象好。2. 初中生:他的仪表很得体,冠上履下,给人一种自信和成熟的感觉。3. 高中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冠上履下,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冠上履下,代表我们的学校和自己。5. 成人:在正式场合,冠上履下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