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拨拉

拼音:bō lā

注音:ㄅㄛ ㄌㄚ

繁体:

基本解释

(1).拨动。 浩然 《石山柏》:“ 吴士先 不再吱声了,弯腰蹲在地下,一劲用铁钩子拨拉炉子里的火炭。” 峻青 《海啸》第二章:“ 老宫 拨拉开迎春藤,身子往里一钻就不见了。”
(2).抚摸。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六章:“‘呀!你这学生真糟糕!’ 永生 拨拉着 小勇 那粉红油亮的小脸蛋儿说。” 王命夫 冯不异 《离婚前奏曲》:“身后头有人拨拉我的脖梗子。”
(3).琢磨。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真的没事儿吗?你心里再拨拉拨拉。”
(4).打发;拉扯。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把盯着他的 宁二子 拨拉开,说:‘ 二子 ,你要求入党?好事,好事!你可向支部提了没有?’” 浩然 《机灵鬼》:“他把队里养的三四头老八口的驴,从群里拨拉出来。”
(5).指手脚拍打着的动作。 梁斌 《播火记》二九:“他躺在屋顶上乱滚,鼻涕眼泪顺着鼻梁流下来,手脚四肢在地上打着拨拉,说:‘不,不走。’”

英文翻译

1.move; stir

基本含义
用手或工具快速地拉动或转动。
详细解释
拨拉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用手或工具快速地拉动或转动。它通常用来形容动作迅速、有力或有节奏感。
使用场景
拨拉通常用于形容一些需要快速、有力地动作的情况,比如快速拨拉琴弦、拨拉开门、拨拉鼓槌等。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或思维迅速有力,比如拨拉笔记、拨拉思绪等。
故事起源
拨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演奏中。古代的乐器中,有一种叫做琵琶的弦乐器,演奏时需要用手快速地拨动琴弦,以产生音乐的声音。因此,拨拉这个词语就衍生出了形容快速拉动或转动的意思。
成语结构
拨拉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拨拉着琴弦,弹奏出美妙的音乐。2. 小明用力拨拉着门把手,终于打开了那扇沉重的门。3. 她拨拉着鼓槌,节奏鲜明地敲击着鼓面。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音乐演奏相关的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拨拉着琴弦或鼓槌,产生出美妙的音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音乐演奏感兴趣,可以学习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比如琵琶、吉他等,了解更多关于拨拉的技巧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看到小猫拨拉着尾巴跑过去了。2. 小学生:老师快速拨拉着黑板上的粉笔,写下了我们的作业。3. 初中生:他用力拨拉着吉他的琴弦,演奏出了一首动听的曲子。4. 高中生:考试前,我不断地拨拉着书本,希望能够更快地记住知识点。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拨拉”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