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法号

拼音:fǎ hào

注音:ㄈㄚˇ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佛教徒受戒时由本师授予的名字。又称法名或戒名。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将乙侍者剃度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 为佛门中法号。”《花月痕》第五回:“ 燕娘 遂祝髮奉佛……法号 藴空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好像尼姑的法号。”
(2).指僧人死后的谥号。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光明佛》:“ 乌思藏大乘法王 居西天日落佛国,东土 永乐 三年,誥封 万行圆融如法最胜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如来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 ,凡三十六字法号。”

基本含义
指佛教中给予僧人的称号。
详细解释
法号是指佛教中给予僧人的专用称号,是根据佛教教义和僧人修行的境界来决定的。每个僧人在剃度成为僧人之后,都会得到一个法号,这个法号代表着他们的修行境界和佛法的教诲。
使用场景
法号通常用于讨论佛教和僧人的话题,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称号或身份特征。
故事起源
佛教中的法号起源于古代印度。据传,佛陀创立佛教后,他的弟子们都剃度成为僧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法号。这些法号代表着他们的修行成就和佛法的教诲,同时也是对他们个人的称赞和尊重。
成语结构
法号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语法结构。
例句
1. 他在修行中获得了高僧的法号。2. 这位法师的法号是“慧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法来记忆“法号”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僧人在接受庄严的仪式后,得到了一个金色的法号牌,上面写着他的法号。通过将词语与形象联结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的教义和僧人的修行方法,了解更多关于法号的细节和意义。也可以学习其他与佛教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宽自己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佛教寺庙看到了许多僧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法号。2. 初中生:我读了一本关于佛教的书,里面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法号。3. 高中生:这位法师的法号是“慈慧”,他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4. 大学生:在佛教寺庙修行的僧人都有一个法号,这是他们修行境界的象征。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