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句 > 词语造句

温饱造句

温饱解释:1.衣暖食饱。反义词:饱暖饥寒

1、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2、旧中国贫苦的人们为了个人或全家的温饱,整天东奔西走,忙个不停。

3、他是一个小康人家子弟,不愁衣食温饱,年年有余钱,积少成多,已经买了地。

4、现在的生活,温饱问题不在话下,寒暄语也多了。我和朋友寒暄了几句就走了。好久没见我的朋友,我看到他,总要跟他寒暄几句。投我一票吧!

5、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

6、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7、谁不愿意吃饱饭,穿暖衣呢?可现实却是许多人挣扎在温饱线下需要救助。

8、尊重百姓的基本需求。它们包括,谋生创业、追求衣食温饱、蓄存财富、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等。

9、人生存于世会有需求,有的人只求温饱,有的人很追求理想境界,大展雄图…

10、入贱格,一生温饱,福寿两全,纵有蹇滞,亦能守分固穷,不失为君子。

11、他为了一家老少的温饱,被迫在谯县、宿县和开封做过几任地方官,违背心愿地为金王朝服务,内心痛苦万分。

12、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馀。

13、这些逃难者们平日在家安闲自在,生活虽不富裕,但也温饱。

14、她先是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正待生活有了转机,却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带领全家落草为寇.

15、老少边穷的确需要关爱但北京难道还没跨过“温饱线”。

16、天寒地冻,卖文为生,残喘尚可,温饱不能。

17、凡人懵懂,朝耕暮耘,辛勤劳作,为了三餐温饱奔波。

18、奴家身无长物,唯有己身以取悦男人,所求不过温饱容身之处罢了。

19、奴仆们有时候也能混到一些残羹冷饭借此温饱。

20、发奋图强奔温饱,远大志向是小康,顺便把豪门踩在脚底下……

21、怎奈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的牡丹市民们百孔千疮。

22、八十年代的农村,一水儿的穷困户,温饱问题刚刚解决,谁家也不比谁加强多少。

23、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4、村里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25、爷爷奶奶小时候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吃的也都是谷糠,为地主干一年的活,所得的报酬还不够家人的温饱。

26、我愿意捐款支持宣明会在全球贫困地区,推行粮食保障及发展项目,为饥饿儿童及家庭带来温饱。

27、可以想象,这些农夫每日为这些田粮操劳,到头来还得把大半的收入交给官府,再把田租给他们的地主,所剩下小部分则用以养家糊口,若欠收成,那勉强温饱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28、六者当为教化治国,古人言饱食思淫欲,说明百姓需要分几个方面,但解决了温饱了,当然要需求其他的需求,比如教育、医治诸多更高的要求。

29、由于荒僻偏远,官府疏于管理,洼民们倒也清静自在,靠洼吃洼,养苇、治鱼、晒小盐,温饱无忧,人口得以繁衍,到晚清,已成为一个299多户、一千余人的大村庄。

30、大家都很辛劳,所不同的是,当权者劳于权事,而百姓劳于温饱;当权者可以发泄,而百姓则只能对着自己唱喜歌儿。

31、身处异世,叶天的现状很窘迫,身无立锥之地,只能是餐风露宿,身上的钱勉强能维持半个月的温饱,如果不尽快挣点钱的话,恐怕会被活活的饿死吧。

32、西官村名义上是‘一大二公样板村’,实际上就是个贫困村,至今在‘一大二公样板村’光环下的人民群众连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

33、店铺、作坊、码头,既无土地又无恒产的帮佣们光着膀子,用体力换取全家的温饱。

34、而对于庶民,虽然不至于被买来买去,可面对繁重的兵役,沉重的赋税,年成好或许还能混个温饱,遇到战争年灾荒年,只有流离失所到处乞讨。

35、不过幸运的是,这位领主至少懂得涸泽而渔这个道理,因此领民相对来说还是可以混个温饱的,但是想要繁盛起来那就不太可能了。

36、当铺高高的柜台前挤满了衣衫破旧的老百姓,这样的时局之下就是殷实人家也有点扛不住了,何况本来就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大众呢。

37、说话的时候,华庆峰暗暗观察着几个流民,和其他流民一样,都是瘦骨伶仃,但是这几个人眼中依然暗蕴精光,如果能得温饱,都是正当年的精壮汉子。

38、此后我祖父仍然早出晚归,继续自己的木匠生活,这时候中华大地正是变乱纷呈、烽烟四起,我祖父在小乡村走街串户,倒也温饱不愁。

39、新宁南与广西全州接壤,西北为城步、武冈,境内汉、苗、瑶等各民族杂居,地瘠民贫,人民终岁劳苦,而不得温饱。

40、秦寿生的奶奶只好天天在家里编炕席,坐火车到别的地方换粮,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查造句
造句
造句栏目
精选造句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