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书籍
查中医书籍

齿病

《内经》曰∶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夫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也。足阳明胃之脉贯络于齿上龈,手阳明大肠之脉贯络于齿下龈,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饮,足阳明恶热饮而喜寒饮,故其为痛有恶寒恶热之不同也。有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肠胃中有风邪也。有开口则秽臭不可近者,肠胃中有积热也。或谓痛而齿动摇,或谓痛而虫侵蚀,又有齿缝疏豁饮食不便者,比比是也。大抵齿龈宣露而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滋阴补肾为要。憎寒恶热而口臭秽者,胃气热也,治宜安胃泻火为良。其所谓风邪虫蚀之证,盖因热生风而风生虫也。肠胃之火既平,更加以擦牙诛虫之药以治其标,无有不安之理也,学人详之。

脉法

右寸关脉洪数,或弦而洪,肠胃中有风热,齿痛。

尺脉洪大而虚者肾虚,主齿动摇疏豁,相火上炎而痛。

方法

丹溪曰∶牙痛或出血,属热,胃中有热,有风寒,有虫,有湿热。实热肿痛,调胃承气加黄连,又用升麻、白芷、防风、荆芥、薄荷、甘草、桔梗之类,外用胡桐泪、麝香擦之。

灸法∶上片痛,灸足三里二穴(在足阳明经,膝下三寸, 骨外,大筋内陷中,灸七壮);下片痛,灸手三间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经,灸七壮)。

治虫牙痛,用韭菜子,以黄蜡包之,外以瓦片烧红,将韭子蜡丸置于其上,又别糊一纸袋如巨螺样,上以小竹管为袋嘴,将袋复于蜡丸上,以竹管拄于齿窍中,接烟熏之,其虫即死而愈。

治走马牙疳方,其效如神。

干姜 南枣(各烧存性) 枯白矾上各等分为末,敷之即愈。

小儿走马牙疳,牙床一齐腐烂即死,此方神效。

妇人尿桶中白垢,火 一钱,入铜绿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愈。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条)

麝香散(东垣) 治热多寒少,牙龈露,肉脱血出,齿动欲落,疼痛妨食,恶寒少,恶热多。

熟地黄(二分) 益智仁(二分半) 当归身 生地黄 麻黄根 酒汉防己 人参(各五分) 升麻(一钱) 草豆蔻 黄连(各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先用温水漱口净,擦之。

草豆蔻散(东垣) 治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细辛叶 防风(各二分) 羊胫骨灰 熟地黄(各五分) 当归(六分) 草豆蔻 黄连(各一钱三分) 升麻(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

羌活散治客寒犯脑,及风寒凑袭,脑痛项筋急,牙齿痛动摇,肉龈袒脱疼痛。

本 香白芷 桂枝(各三分) 苍术 升麻(各五分) 当归身(六分) 草豆蔻(一钱) 羌活(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麻黄(去根节) 防风(去芦,各三钱) 柴胡(五钱) 细辛(少许)

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立愈。

白牙散(东垣)

白芷(七分) 升麻(一钱) 石膏(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立效。

独圣散(东垣) 治一切牙痛风疳等证。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阴干)

上为细末,每用刷牙,以热浆水漱牙,外用粗末熬浆水刷牙,大有神效。

立效散(东垣) 治牙齿痛不可忍,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其脉上中下三部阴胜阳虚,是五脏内盛,六腑阳道脉微小,小便滑数。

细辛(三分) 炙甘草(五分) 升麻(七分) 防风(一钱) 草龙胆(洒洗,三钱)

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以匙抄在口中,漱痛处,待少时则止。如多恶热饮,更加草龙胆一钱。此法不定,随寒热多少,临时加减。若更恶风作痛,加豆蔻、黄连各五分,勿加草龙胆。

牢牙散(东垣) 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

羌活(一两) 草龙胆(酒洗,一两五钱) 羊胫骨灰(二两) 升麻(四两)

上为细末,临卧时贴牙龈上。

清胃散(东垣) 治因服热药,或食辛热之物,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足阳明之别络入脑,喜寒恶热,乃是手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其齿喜冷恶热。

当归身 黄连(夏月倍用) 生地黄(酒制,各三分) 牡丹皮(五分)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滤去渣,带凉服。

神功丸(东垣) 治多食肉人,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牙龈肉将脱,牙齿落,血不止。

兰香叶(如无藿香代之) 当归身 藿香叶 木香(各一钱) 升麻(一钱) 生地黄(酒洗) 甘草(生,各三钱) 黄连(酒洗) 缩砂仁(各五钱)

上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或加至二百丸止,白汤下,食远服。此药兼治血痢,及血崩,及血下不止,血下褐色,或紫色,或黑色,及肠 下血,空心服,米汤下,其脉洪大而缓者,及治麻木,血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皆效。

(祖传方)

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 痛尤甚者。

用凉膈散,以大黄酒蒸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为佐,频频含咽即愈。

又方治胃热齿痛,口臭秽不可近者。

用大黄牡荆一、二十斤,于火上烹沥,入姜汁六分之一,时时含咽,甚效。

又擦牙止痛方用黄虿蜂窠一个,以川椒填满其窍,更以白盐一钱封口,烧存性,入香白芷、羊胫骨灰各一钱,同研为细末,先以清茶漱口净,然后以此药擦之,及敷痛处。如有虫蛀孔作痛,以少许塞于孔中立愈。

又灸法亦妙∶列缺二穴,在手太阴肺经与阳明经相连,叉手取穴中指尽处、又看其浮脉丫叉之间,灸七壮,其痛立止,永不再发。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