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书籍
查中医书籍

三消说

古今诸家言消渴者不一,要当以《金匮》为正。《金匮》首列厥阴病一条,是渴而不消;次列脾约症一条,是消而不渴;次列肾气症一条,是消渴并作。其旨以饮、溲相较,而分为三,最为简当,犹霍乱之分但吐、但泻、吐泻并作为三也。其言饮一溲一者,乃较其出入之多寡以出诊法也。推详其意,似有可以饮多溲少、饮少溲多、饮溲相当为三者,亦即就前三者而引申之也。其兼及能食、便难者,乃旁参他症以为出治地也,并非三消必定如是。后人误会其旨,所以说歧而义转未备。泉尝即《金匮》以推诸家之言知所谓能饮不能饮,及溲如麸片、如油,及溲数不数者,皆当作诊法观,不必致辨。总之,但渴者,有燥、湿两种,五苓、白虎是也;但消者,有虚、实两种,脾约、肾沥是也。消渴并作者,有寒、热两种,黄连、肾气是也。其方备见唐人书中,但不以兼证测之,不确也,故诸家云云。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