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书籍
查中医书籍

药性论

当归味甘性温,入心肝二经。尾能破血,头养血,全用活血,热者不可用,制用酒洗。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经。上行头角,助阳气止痛,下行血海,能养血,如气旺者不可用。

赤芍药味苦辛性寒,入肝经。能散血行血,去赤肤止痛。

白芍药味苦酸性寒,入肝经。能补脾损肝气,能养肝血泻肝火。如肝虚火衰者不可用。

熟地黄味甘性温,入心经肝经。补血,如热者不可用。用酒蒸,杵烂为饼,晒干,研为末作丸,如不作丸勿蒸。

黄柏味苦寒,入肾经。补肾降相火,如火衰不可用。

龙胆草味苦性凉,入肝经。益肝胆气,治目赤肿,除胃家伏热。

半夏除湿化痰和胃气,利胸膈,治太阴头痛,制用姜汁炒。

羌活入膀胱经。治头痛,去风邪,降肝气,肝虚不用。

防风味甘辛性热,入膀胱经。以体用通疗诸风,以气味能泻肺经。

黄连味苦寒,入心经。能泻心火,凉血去中焦热,浓肠胃。

大黄味苦寒,入胃经。有推墙倒壁之功,能消肿去其皮肤之热。实者生用,虚者酒蒸,勿患虚肿者勿用。

生地黄入心经。治血热,生新血,散瘀血,凉血,血寒者勿用。

麻风入肺经。去风寒,退邪热,开九窍发表。

白芷味辛性热,入肠经。去风止痛,治足阳明头痛,去肺肝二经发热。

细辛味辛性热,入心经,能去风止泪,头痛,益肝胆通窍,去叶用。

山栀子味苦,入肺经。泻肺火,除五脏热。目热赤肿宜用,要炒。

木贼味甘,入肺经。去膜翳,益肝胆,明目去风,通窍止泪。

苍术味辛性温,入胃经。平胃气去风邪,去湿止泪,发散。用米泔水浸,一日一换,水浸炒干用。

瞿麦味苦,入小肠经。去膀胱热,养肾气,明目利小便。

味甘性温,入脾经。行气固表虚,血滞不行,宜用蜜浸火炙,研为末作丸,如不作丸,勿如此。

滑石入小肠经。能降上炎之火,通九窍利小便。

车前子味甘咸性寒,入小肠经。清利小便,去肝经风热。

石决明入肝经。去目障明目,有沉坠之功。肝虚者不用,火 极红为度。

青葙子性微寒,入肝经。泻热上冲,去赤障,肝虚不用,制用酒洗。

草决明入肝经。治肝热,热痛泪出,明目,肝虚不用。

白蒺藜不入汤药,宜丸。入肝经,明目去风止痒。炒,杵去刺用。

牡丹皮味苦寒,入肾经。泻阴火阳火,能凉心血,能行滞血,止痛。

地骨皮味苦寒,入肾经。退热除蒸,泻肺热宜用。

桑白皮味甘,入肺经,除肺热,泻肺气,肺寒不用。

麦门冬味甘寒,入肺经。治肺热,去肺腑火,又清心窍。

密蒙花味甘入肝经。去目中赤脉眵泪,能明目。

乌药入肝经。能顺气行气去风。

胡黄连味苦寒,入肝经。退骨热潮热,补肝胆明目,能治小儿疳伤不下食,霍乱热痢疾,小儿药多用之。

蔓荆子味苦寒,入三焦。治头疼,眼睛痛,能明目开郁降火。

枸杞子味甘入肾经。补肾明目,去目中赤膜遮睛,酒洗用。

何首乌味苦入心经。去风寒,治阳明头疼。

蝉蜕入肝经。去风解毒,脱目翳,止泪散寒邪。

白术味苦温,入脾、胃经。能健脾胃,生津液,去胞睑湿热,气喘者勿用,又能助气。

香附米味苦辛。能行气助胃气,止泪去湿,用之炒去毛杵净。

夏枯草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能止泪去风,以阳补阴之理。

千里光入心经。去风解毒热,明目,亦能行气,即夜明砂,水淘去屎留砂。一种草药名千里光,采其嫩叶,净洗捣汁,熬成膏,单用点眼,退翳明目,恐即此也,前注恐非。

远志味苦气温,入心经。定心益志,利窍安魂魄。

犀角入心经。凉血解心热,清头目。铁 碎用,或水磨服。

羚羊角入肝经。清肺肝火,清心明目,肝虚不用。

石膏入胃经。泄胃火伏热,有镇之功,胃虚不用。

干葛味甘平,入胃经。解肌发表,退热,升提胃气。

味辛,入膀胱经。去颠头痛,引药上行。

使君子味甘,入胃经。杀疳虫,利小便。

薄荷味辛寒,入肝经。去贼风,发表,利关节,止痛。

菊花味苦甘,微寒,入肝经。明目,清头风,去目翳,发表。

茺蔚子味甘辛,入眼经。除血热,明目去风。

甘草味甘,生寒熟温,入脾经。生用能泻火解毒,炙者能助胃和平。

桑螵蛸补肾去风,通五淋,利小便,明目散翳。

槐花味苦寒,入心经。去心赤,泻血,泻大肠热。

郁金味苦寒,入心经。治血郁于目,能凉能破心下气,开郁。

黑参味苦咸,入肾经。补肾气,明目,得黄芩泻肝火,除肝热。

知母味苦寒,入肾经。补肾水,泻肾火、三焦火。

桔梗味苦温,入肺经。治肺热,为诸药之舟楫,乃肺部之引经。

芒硝治积聚热疾,利大便不通。

汉防己味辛苦寒,通行诸经,去风寒有走达之功。

蒲黄味甘性平,入心经。能消瘀血,破血、消肿,炒用。

连翘泻心火,解脾胃湿热,除心经客热。

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肾经肺经,补肾滋肺益肝。

独活味苦温,走诸经。去外受贼风,无分新旧。

楮实子味苦寒,入肺经。升阳上行,能去风治头痛。

肉苁蓉味酸咸,性温,入肾经。补肾生精,用酒洗,相火旺不用。

川椒味辛热。用之于上,退六腑之沉寒;用之于下,去目中障盲,去目炒去汗用。

人参味甘性温无毒,入肺经。补气不足,安魂魄,生精开心窍通血。肺寒可用,肺热伤肺。

白茯苓味甘温,入肺经。安魂定魄,补心虚,养神,利小便。

旋复花味甘,入肺经。清痰明目,治头风。

菟丝子味辛甘,入肾经。补肾明目,能去目黑花。酒洗蒸饼,晒干为丸,不做丸勿制。

泽泻味甘寒,入膀胱。利水通淋,补阴不足,明目。

黑附子味辛大热,入三焦。主阳散风去寒邪,火旺者不用,即大附子去粗皮。

木香味苦性温,入心经。主治心痛,泄胞腹中滞寒冷气,不必过火,磨入药中服。

牛膝能引诸药下行。凡用土牛膝,春夏用叶,冬用根。惟叶之效尤速,能益精。又治竹木刺入肉,敷之即出。

石斛味甘性温,入肾经。去胃热,补阴血,益精壮筋骨。

红花味甘苦,入心经。能破血行滞血,少用又养血。

天门冬味苦气寒,入肺经。泻肺火,定肺气,利小便,凉血。去心杵为饼,晒干为丸,如不做,分研。

石菖蒲味辛性热,入肾经。补肾,能开心窍明目。

柴胡味苦寒,入肝经。能除往来结热积于胸中,除肝热,又得黄芩能泻肝火。

黄芩味苦寒,入肺经。枯者泻肝火,实者退膀胱热。

巴戟能补肾益精,疗阴萎,引气上行。

陈皮去白者消痰利气,留白者补胃和中。

葶苈味苦寒,入肺经。泻肝喘,利水下肺气,炒用。

入脑。治头痛,血虚者去头风,养血。

白附子一名两头尖。去风痰,止头痛,去粗皮用。

天麻主头风去风疾,利四肢湿痹。

枳壳宽肠下气,祛风化痰,治风邪作痛。

栝蒌根即天花粉,入肺经,去痰火,解热毒,又能除酒毒。肺寒者不用,冷痰者不可过用,有热药,此宜亦可用之。

利小肠经热闭。

小茴香味辛气平,开胃行气,止呕吐,膀胱冷气肿痛,入药炒。

南星去风痰,消肿毒,用姜汁煮过。

草乌走筋骨败血,去风止痛,姜汁煮用。

川乌去风寒作痛,助阳。

荆芥去皮风邪发。

雄黄解热毒,散血止痛。

乳香调血气,利诸经之痛。制用浓箬三片夹药在中,熨斗火熨去油,研末用。

没药破血止痛,去目翳晕,同前制法。

血竭破积血止痛,去赤肤。

木通利小肠经结热,降心火。

牛蒡子去风明目行血。

蛤粉能消痰火,凉血,解肌表极热。

蛇蜕即蛇皮。去风毒,止泪痒痛。

全蝎消风毒,破风痰,尾更佳,去四足。

藿香开胃气,结痰利之。

蚕蜕去风消痰,明目去翳膜,即晚蚕砂。

龙脑即薄荷。性热,能通利寒热,去风,消目赤。

甘松味甘性温,去风下气,治心腹痛,辟恶风。

朱砂镇心安魂魄,凉血。

肉桂引太阳经,止头痛,去寒邪,利肝胆气。

白蔹散结气,除目赤热。

藜芦吐气风痰,快膈。去芦用,根有大毒,用宜斟酌。

白芨去贼风,解中风热闭。

猪牙皂角去风痰,解表利气,炙去皮弦。

香白芷去皮肤风热疮痒。

杏仁润肺气,去痰行血。

紫苏消痰解表利气。

夜明砂明目去风。

山茱萸入肾经。除头晕,补虚生精,去核。

天麻子去风补肾明目,碎研入煎药。

熊胆退热降火,去目赤热。试真假用水一碗,撒灰在内,将熊胆放水中,分灰水各开两边为真者,其色润黑。

山药补肾不足,生精。

牛黄去热痰,能安魂魄,凉血清心。

石燕通血,利小便,治淋。

蕤仁去目中赤痛风痒,去翳。制法去壳用仁,以竹筒盛在内,于红火煨药,纸干取出,可去油听用。

珍珠清心明目去目翳。制法用豆腐一块,入珠于腐内,蒸过取出,用洗净白棉布两三重包珠,石上杵烂,用细末。

玄精石安魂魄有气之功。

沙鱼皮解风毒止泪。

威灵仙去风邪。

青皮能下气快膈,消痰浊气,升于至高者而能下气,虚者不用。

青盐补肾引至下部。水磨花铜锅熬成盐,听用。

川楝子明目退热补肾。去核用。

沉香补右尺命门,壮元阳,散滞血。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