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书籍
查中医书籍

第一节 味预兆的理论基础

味蕴含于食物之内,是水谷之气所化生,任何一种饮食物皆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属于人体味蕾所能感应到的一种信息。饮食入体经过脾胃气化,藏之于胃,滋养脏精,其味能随津液上承于口,变现于外,因此通过五味的表现,可以反映内脏精气的偏盛偏衰状况。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言:“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总分为阴阳两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其性能为辛散、酸收、甘缓、咸软、苦坚。

味为舌的感觉,蕴源于五脏,出之于口,与脏腑密切相关。首先脏腑的精气化源于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亦曰:“地食人以五味……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指出五味能生脏腑之阴,是脏腑阴精的物质基础,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虽然都很紧密,其中又与心脾的关系最为重要,《内经》曰:“五味藏之于脾,以养五气”故脾为五味之主,人体对味的喜恶,皆通过脾变现于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脉度》也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心脾有病最能反映于味。

五味与五脏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如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苦先入心,又如《灵枢·五味》曰:“酸走筋、咸走血、苦走骨、甘走肉、辛走气”此外,五味对脏腑功能有着调节能力,从而保证了五脏精气的平衡。由此说明,五味对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五脏有着滋养和协调意义,共同维持着五脏精气的动态平衡。然而脏腑对五味的选择性又取决于脏腑功能状态的正常与否,一旦脏腑病变,对五味的取舍能力减弱,就会导致脏腑阴阳偏盛而致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伤形……气伤于味”。说明味是形的物质基础,是气化的源泉,味通过气而生形,同样气、形也将伤于味,偏味可以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引起脏气偏亢而致病。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言:“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另外,味的偏胜不仅本脏受到影响,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到所克之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说的:“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尤其强调的是长期过食某一气味,日久将会引起脏气偏胜而产生疾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谈到的:“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即言某一种饮食气味长期偏嗜后,使脏气亢盛,破坏了五脏之间的相对平衡而致病,同样,脏气本身病变,对五味的需要量必然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五脏苦欲”。所谓“苦欲”即是脏腑对气味的喜嗜与忌恶,这是五脏力图借助于五味以补偏救弊的“引味自救”现象。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体现了五味对脏腑的作用。《灵枢·九针论篇》还记载曰:“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是要认识到五味的两面性,既看到对五脏有利的一面,也应看到有害的一方,从而注意到任何一种气味,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有的情况下,即使正常的食味,也可诱发疾病。如《素问·热论篇》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说明由于脏气与性味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五脏病变。

由此可见,五味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着重要影响,故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味,通过味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味先兆对脏腑有着重要的预报意义。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