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书籍
查中医书籍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自1983年Warren等首先从人类胃粘膜分离出弯曲菌样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Hp或称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CP) ,1990上后改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下简称(Hp)。不少作者进行了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与Hp关系的研究,我院从1986年11月至1987年4月对210例慢性胃病的胃粘膜进行弯曲菌样细菌培养分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10例中,男157例,女53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18岁~85岁,平均44岁。慢性胃炎136例,消化性溃疡66例,食管、胃癌8例,均由纤维胃镜和胃粘膜病理得到确诊。

1.2 方法

临床有上消化道症状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时,除了常规胃粘膜作病理论断外,另取胃窦中部小弯侧或/和胃体下部小弯侧粘膜各一块作Hp培养。活检取出的组织块用灭菌针挑至滴有运送液(2份生理盐水和1份50%右旋糖酐)的消毒平板上。1h内送检。病人于检查前3d停服抗生素和抗溃疡药物。用Olympus GIF-QW或K2型纤维胃镜检查,胃镜用洗必太消毒,活检钳浸泡后冲洗干净。胃粘膜组织块用灭菌生理盐水冼净后研碎,划线接种于新配有二性霉素,TMP(5mg/L),万古霉素(3mg/L)的7%兔血脑心汤琼脂平板上,置微需氧环境下37°C培养3d~5d,进行形态、菌落观察和弯曲菌样细菌的生物学鉴定。

2 结果

慢性胃病210例的胃粘膜培养出Hp者90例,阳检率42.9%。其中胃窦粘膜阳性37例,胃体粘膜阳性22例,窦、体粘膜均阳性者31例。男性阳检率44.7%(73/157例),女性32.1例(25/53例),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食管、胃癌的Hp检出情况见表1。

表1 慢性胃病210例胃粘膜Hp阳性情况

病种例数Hp阳性例数%慢性胃炎1365238.2浅表性772740.9浅表-萎缩性531834.0萎缩性17741.2消化性溃疡663350.0胃体或窦361644.4十二指肠球部251456.0复合性5360.0食管、胃癌8562.5共计2109042.9

各病种和各型胃炎间差异无显著性。慢性浅表性胃炎(66例)和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53例)的胃粘膜炎症活动性者41例,Hp阳性21例,阳检率51.2%,而非活动性者阳检率30.8%(24/78)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