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暑风注夏)经曰∶夏至后病热为暑。又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盖暑时相火司令,炎热盛行,感受为病,则有阴阳动静之殊。如劳役辛苦之人,于烈日酷暑中作劳奔走致之者,是动而得之,中热之阳证也。其病必苦头眩,烦躁恶热,齿燥舌干,扪之肌肤烙手,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暑热外伤元气也。宜清凉之剂,益元散、黄连香薷饮;虚者,清暑益气汤、生脉散之类。如富贵安逸之士,于深堂广厦中乘风取凉致之者,是静而得之,伤暑之阴证也。其病必头疼骨痛,恶寒,形体拘急,心烦胸满,发热无汗,乃阴寒闭塞阳气也。宜辛温之剂,藿香正气散(见二卷末、)缩脾饮,甚者理中汤(方见中寒)加附子之类。中热脉虚大,伤暑脉弦紧。
主方
(治伤暑阴寒)干姜浓朴苍术茯苓陈皮枳壳羌活白芷(各一钱)甘草(五分)加姜、葱煎服,取汗。
头痛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食积加山楂、麦芽。
十味香薷饮
治中热口渴,或吐或泻,一切暑证。
香藿(二钱)浓朴扁豆人参白术茯苓陈皮黄木瓜(各一钱)甘草(五分)上水煎,冷服。热甚加黄连;渴甚加石膏、知母。
益元散
(即六一散、天水散)治中暑身热,烦渴泄泻,小便不利,白浊,痢疾。能燥湿去热,利水实脾,化食行滞,逐凝血、清火邪之圣药,夏月远行不可缺。小便赤少,合五苓散(方见便癃。)滑石(水飞,六两)甘草末(一两)研匀,每服二钱,不拘时,灯心汤调下。热、渴,新汲水下。
清暑益气汤
治中暑汗出,喘急无气,以动懒言。
苍术黄升麻(各一钱)人参白术陈皮麦冬神曲泽泻(各五分)黄柏当归青皮葛根甘草(各三分)五味子(九粒)上水煎服。
缩脾饮
解伏暑,除烦渴,消暑毒,止吐泻、霍乱。
干葛白扁豆(炒)甘草(各一钱)乌梅肉砂仁草果(各五分)上剂水煎,冷服。
生脉散
生津益气,润肺养心,夏月阴内阳外,烦渴宜服。
人参(一钱)麦门冬(二钱)五味子(九粒)上水煎,不拘时服。
简便方
治中暑。车轮上土,水调,澄饮,或掘地坑注水搅、澄,取水饮。
又方大蒜、热土研烂,水调去渣服。又水蓼煮汁灌之。
又方丝瓜叶(一片)白盐梅(一个,连仁,)共研细,新汲水下。亦治中暑、霍乱。
法∶冒暑倒仆者,若饮水即死。宜移置阴凉处,掬途热土于脐上作窝,众人尿窝中;更以童便灌之,次以前地浆水饮,徐徐扇之,乃苏。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