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异反应超急性排异反应,急性排异反应和慢性排异反应。
一、超争性排异反应
超急性排异反应可以在脏器移植后数分钟内发生,是因为受体血液循环中存在着抗新脏器的抗体,其结果使新移植的脏器在数小时内发生功能衰竭。超急性排异反应在肾脏移植和心脏移植中比较常见,在肝脏移植中比较少见,但也见报道[11],主要发生在供受体ABO血型不相合的时候。超急性排异反应与移植肝早期功能不全有时很难鉴别。供受体之间的交叉配型试验阳性可以支持超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如果肝脏再灌注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应高度怀疑超急性排异反应的存在。对肝脏活检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发现肝窦内存在着颗粒状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和补体(C3和Clq)的弥温性沉积。
二、急性排异反应
急性排异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的排异反应。其发生率可高达70%-80%,很少在术后5d之内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下降和肝区胀痛。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ALT、ALP、胆红素均明显升高,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也可以明显升高,胆汁分泌量减少,颜色变淡或呈水样。但所有临床表现,没有一项对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具有特异性[12]。
血清中的游离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异反应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需要有术前的测定值作对照。急性排异反应时。sIL-2R可以明显上升,随后着排异反应的控制而逐渐下降。但是sIL-2R缺乏特异性,发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均可以使sIL-2R上升。目前无法区分sIL-2R升高是由于排异反应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但可以通过排除法确立排异的诊断。我们对3例肝移植病人进行了血清中sIL-2R检测,每次排异反应发生时,血清中sIL-2R明显升高。其中2例还检测了胆汁中的sIL-2R,排异反应时,胆汁中的sIL-2R也明显升高,经冲击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胆汁中sIL-2R可以较快降至正常,而且基本不受发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化验指标中,sIL-2R是一个应该值得重视的指标。
有的学者认为胆汁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能够比较特异地反映急性排异反应的情况[13]。手术当天胆汁中IL-6浓度较高(1228±317ng/L),但在术后48h内即可降至正常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