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第十篇)欲读仲景伤寒。又须识内经经脉。不识经脉。则六经篇传变之病。无由而起悟也。所以朱奉议着活人书。其第一卷。先言足六经脉。惜乎手之六经。并未言及。愚今以足经图注于前。从俗论也。复以手经图注于后。衍经义也。先轩岐而后仲景。则知仲景立论。悉本于内经云尔。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目之内角为内。一名大。发际前为额。巅。顶也。)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支者。如木之有枝。经络发挥云支别。此言脉之旁行者。与正经相别也。耳上角。为足少阳经所行之地。
此太阳之支脉。交于少阳之经脉也。)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别字疑有误。此言脉之直行者。乃太阳之正经也。络。绕也。犹兜也。还。复也。循。巡也。又根据也。沿也。挟。
夹。抵至属连属也。脑者。头中之髓。脑外之后为项。肩后成片大骨谓之肩。椎骨为脊。尻上横骨为腰。挟脊为膂。
盖足太阳正经直行之脉。亦从巅内。入络于脑。复出下项。却循肩内。挟脊两旁下行。至腰中复入循膂。内络两肾。
下而连属于膀胱也。)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臀尻旁大肉也。膝后曲处为。此其支脉之别行者。
即接上直行之经。而下行者也。盖上直行之经。从腰中内入。循膂而络于肾。此支脉即从腰中接行。下挟脊。贯臀而入于中也。)其支者。从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
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胛音甲。发挥中改作胂。音申。膂内曰胂。夹脊肉也。髀。股也。一云。股外为髀。髀之上。捷骨之下。曰髀枢。廉隅也。边也。后廉。犹言后边也。。同。一名腓肠。下腿肚也。足跗后两旁圆骨曰踝。外曰外踝。京骨。本经穴名。此又言。足太阳一大支之脉。与直行之经。左右相夹而别行者也。其脉亦从肩内。左右别行下贯胂。挟脊内。下历尻臀。过髀。枢循髀外后廉。髀枢之里。下而与前支脉之入中者。相合。复下行贯入内。复出外踝之后。循京骨穴。至足小指外侧之端。以交于足少阴经也。)(经穴分寸。详见铜人资生针灸等书。兹不细述。以后诸经仿此。) 足太阳经脉之图pt68a1.bmp
此系肾膀俞穴。因其正经。必由腰中而入。自内而联系肾与膀胱。故图与经文颠倒。实则两肾在腰以上。而膀胱又居于小腹之前也。
(琥)按足太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脉之起。自目内。上额交于巅上者。二道。此为正经。犹树之有根也。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下项。挟脊。抵腰中者。二道。此亦为正经。犹树之有本也。其别行者。从正经之巅。至耳上角者。二道。此为第一小支。又从腰中。接正经而下行。贯臀入者。二道。此为第二大支。又从正经之内。别下贯胂。挟脊过髀。下合入之支脉。复下贯。出外踝之后。至小指外侧者。二道。此为第三大支。犹树之有枝也。以上皆太阳所行之脉。然其支脉之接合。正经而至足者。即为正经之脉也。前热论中止云。头项痛。腰脊强。
此但言正经之脉。从头下项挟脊抵腰故也。愚谓太阳受病。凡所过之经。皆当疼痛不利。此为验证要法。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之字疑误。鼻梁也。一名山根。承浆。任脉穴名。在唇下陷中。却退也。颔中为颐。腮下是也。又腮下骨为下廉。大迎。颊车。本经穴名。客主人足少阳经穴名。发际。囟门以前也。发际前为额颅。
此言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两旁。左右相交于中。过足太阳经。睛明穴之分。故云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两口吻。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穴。退循颐后下廉。出本经之大迎穴。循两颊车。上耳前。过足少阳之客主人穴。更上而循发际。至额颅之前也。)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人迎。
缺盆。本经穴名。此言支脉之别行者。即接前大迎穴前之脉。下人迎而行。循喉咙两旁。入缺盆穴中。下膈内。当上脘中脘之分。属于胃而络于脾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气街。本经穴名。一名气冲。此言经脉之直行者。从缺盆穴。接上支脉下行。由两乳之内。挟脐而入于气街穴中。乃阳明正经之脉也。)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胃口下发挥中作胃下口。内间内字当作外。股内为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伏兔后交纹处为髀关。膝盖为膑。足茎骨为胫。跗。足面也。此又其支脉之从内而达外者。由属胃处。起胃下口。循腹之里。下至气街中。出而与前支脉之入气街者相合。复下行而至髀关。伏兔。膝膑。胫外。足跗等处。入中指外间。至足大指次指之端而终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下廉。本经穴名。一名下巨虚。此言支脉之小者。由下廉穴三寸之下。别行循胫踝之外。下入中指外间。而与前之支脉相合也。滑氏注下廉云。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行而下者。非马玄台灵枢注从之。其误甚矣。)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此又言其支脉之小者。从足跗上别行。入大指间。循大指之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阴经也。) 足阳明经脉之图pt68a2.bmp (琥)按足阳明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二道。其脉之起。自鼻交(云云)。出大迎。还上至额颅者。二道。其脉屈曲而行。此为正经。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云云)。入缺盆。而内连胃与脾者。二道。此由外而入内之第一大支脉。是虽支脉。其上下实接正经而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云云)。下入气街中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别行者。起于胃下口。下合气街而行于外。复下。而入中指内(当作外)间者。二道。此由内而发外之第二大支脉。乃脉之枝也。又其支者。从大支之下廉穴。三寸而别。亦入于中指外间者。二道。又其支者。别跗上。出大指端者。二道。此又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此亦仅言其略。愚谓凡阳明所过之经。皆当受病。前云目疼者。当是绕目作痛。非目中疼也。盖阳明经络于目。滑氏以络字。作绕字解。愚意以阳明经起于鼻。旁约太阳之脉。绕目而上下行。故云络于目也。凡经中字义。当活看。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目锐。目外角也。一名小。此言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上抵头角。折下而行于耳后。复自耳后。折外上行至两眉头。及目内之分。复自眉目之分。上行侧头部。下折而循于颈。过手少阳经天牖穴之分。故云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循肩非本经穴名。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故云。却交出手少阳之后。下肩。而入于缺盆穴之外。与前阳明脉之入缺盆者。
实相近而不相合也。按起于目云云。至循颈。发挥中云。自瞳子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而行。学人细考铜人等书。
侧头部。其经自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此其一小支脉之行于头者)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目下也。手少阳脉下颊至。故云合手少阳于。胸中当两乳之间。膈。膜也。居心肺之下。胁。腋下也。
曲骨两旁为毛际。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中也。此又其一大支脉。从目锐别行。下而与前脉之入缺盆者相合。入内而联系肝胆。复出气街。而下入髀厌中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胁之上际为腋。胁下小肋为季胁。
俗名软肋是也。髀之外为髀阳。辅骨。膝下内外侧大骨也。外髁上尖骨曰绝骨。足面为跗。小指次指。即无名指。足之第四指也。此言其直行之经脉。即从前入缺盆之脉而起。下行而与前支脉之入髀厌者相合。复下行。而入于足小指次指之间也。)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本节后为岐骨。爪甲后为三毛。此又其一小支脉之行于足者。其脉从跗上别行。循岐骨。出大指之端。还贯入爪甲之后。以交于足厥阴经也。) 足少阳经脉之图pt68a3.bmp (琥)按足少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脉之起。自目外。上抵头角(云云)。循颈至肩上。而下入于缺盆穴之外者。二道。此其脉行之最屈曲者。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耳后入耳中(云云)。至目锐后者。二道。此为第一小支。又其别行者。从目锐下大迎(云云)。合缺盆。而下胸贯膈。内连肝胆。复出气街(云云)。入髀厌中者。
又二道。此为第二大支。是虽支脉。实接正经。而并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云云)。下合髀厌中(云云)。复下而入小指次指之间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支者。从跗上别行。入大指间(云云)。贯爪甲。出三毛者。
又二道。此为第三小支之脉也。前热论中云。胸胁痛而耳聋。此亦仅言其略。医者当以意会之。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HT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考此处当有其支者三字。)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HT骨一作核骨。足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马注承滑氏之误。云是孤拐骨。谬矣。盖孤拐即是踝骨。下文又云。上内踝前廉。岂有重出之理。踝骨注见前。骨在内。为内踝。内。胫骨。注并见前。髀内为股。大腿是也。脐上为腹。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此言足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循大指内侧白肉际。过大指本节内侧核骨之后。上内踝前廉。复上内。过三阴交。本经穴名。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正当足胫骨之内侧。腿肚之下。故云循胫骨之后。上行而交出于足厥阴之前也。复自胫骨之上而行。循膝股内前廉。迤逦入腹。上行至本经之腹哀穴。内行以属脾络胃也。盖足之三阴。
其正经之脉。止从足走腹。下文云。上膈挟咽至舌者。乃支脉也。愚今考。正其支者。复自腹哀穴上膈。至乳外上侧之周荣穴。由周荣穴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穴。皆本经穴名。复自大包而内。发挥中作外误。曲折向上。行人迎之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而终也。)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此又其支脉之行。复从络胃处。别正经而上膈。内注于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阴经也。滑氏注云。由腹哀穴别行。再从胃部上膈者非。) 足太阴经脉之图pt68a4.bmp (琥)按足太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之端(云云)。入腹。屈曲上行。至腹哀穴。内行而属脾。络胃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由腹哀穴。接正经。而上行至膈(云云)。散舌下者。又二道。此其二大支脉也。内经中系缺文。诸家亦无明注。遂混入正经之中。又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者。二道此其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腹满而嗌干。此亦仅举其病热之略耳。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趋。走也。跟。足跟也。然谷。本经穴名。此言足少阴经之脉。起足小指之下。斜走足心之涌泉穴。转出足内踝前。至本经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别入足跟中。按别入跟中。活人书。竟作别行之一小支脉者非。
还上而循内踝。上出之内。再上股内后廉。贯脊。会督脉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穴而上。至肓俞之所。皆本经穴名。内行而分属两肾。更下脐。过任脉之关元。中极二穴。而络于膀胱也。)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此言其直行之脉。从肓俞穴属肾处。上行历诸穴。至本经之通谷穴。入内贯肝与膈。更入肺中。再上而循喉咙。并足阳明经之人迎穴。挟舌本而终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按心字。当作心包。若系真心。藏肺之内。乌得云出络也。此其支脉之行。即从入肺处。出络心包。注于膻中。正当心胸之间。以交于手厥阴经也。) 足少阴经脉之图pt68a5.bmp (琥)按足少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小指之下云云。别入足跟云云。上股内后廉。贯脊。
还前而出于横骨穴。上至肓俞。内入而属肾。还下脐。而络膀胱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然其行多浅深屈曲之处。活人书以入跟中者。为另一支别之脉。亦以其屈曲故也。其直者。由属肾处。接正经而上贯肝膈。云云。终于舌本者。又二道。此亦正经之脉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者。又二道。此其内行之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口燥舌干而渴。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少阴之脉。上挟舌本而终。内经云。口燥者。此因舌本病热而干极。故并口亦燥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
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愚按上贯膈以下文。当是另一大支之脉。盖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其与督脉会于巅者。此借诸阳经之气。其支脉始得上升于巅也。故属肝络胆句下。当增其支者三字。又丛字。当作聚。肋字。当作腋。聚毛。足大指后横纹处。
阴器。即前阴也。男女通称为器。脐下为小腹。目内深处为系。颃颡。咽颡也。此言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后横纹处。
上循跗。抵本经之中封穴。以其穴远内踝前一寸。故云去也。上踝。过足太阴经三阴交穴。至中都。本经穴名。在内踝上七寸骨中。复上一寸。故云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循与股内。入阴毛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至小腹而上。
会任脉之中极。关元诸穴。复外而上循季肋端之章门穴。复上而至期门之所。俱本经穴名直两乳下。内行而挟胃属肝。
还下而络于胆也。其支者。复自期门穴而上贯膈。横布胁复上腋。此借足少阳之气也。复上循喉咙之后。此借手足阳明。
又手太阳与督脉之气也。复上入颃颡。此又借足阳明。手太阳之气也。上行于头。循足阳明之里。即借阳明之气。内行连目。脉深处复上出额。行足少阳之里。又借少阳之气。上交于巅。与督脉相会于项中之百会穴而终也。百会。督脉穴名。足太阳脉亦会于此。此可见厥阴支脉之行。必借诸阳经之气。始得上升于头者如此。)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此言其一小支脉。即从目系处下行。循颊之里而下。左右交环于口唇之内也。)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此言交经之支。从期门属肝处。别上贯膈。注肺中。还下行。至中焦之分。以交于手太阴经也。) 足厥阴经脉之图pt68a6.bmp (琥)按足厥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八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聚毛之上云云。过阴器。至小腹循章门穴。复上至期门穴之里。上而挟胃。下而属肝络胆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自期门穴之里。上贯膈云云。
复上而内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大者也。(上二道支脉。诸家混注入正经之中。予特分出。
其说见前。)又其支之逆行者。从目系处。下颊里环唇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小者也。又其支之交经者。从期门属肝之处。
别贯膈。上注于肺者。二道。此由正经发出之支脉。从肺而交于手太阴经者也。前热论中云。烦满而囊缩。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热论云。烦满而囊缩。仲景伤寒论皆宗之。考活人书别引经义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
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愚以病热之人。其唇色不至于青。所以世俗之医。相传诊视热病法。但言舌卷卵缩。或云舌卷囊缩。为病热深极之候也。
(琥)总按上内经热病论中。辩伤寒。止分足六经证。汉张仲景推展内经热病原文。而着伤寒论云。从霜降以后。
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此是正伤寒病。寒气所伤。总不越足之六经。所以自古迄今。
注伤寒者。奚啻数百家。其辩脉证治法。亦但详足经。不及手经也。试以时令言之。霜降之时。湿土。王也。以后。则寒水用事矣。春分以前。风木。王也。再推其前。则冬季之湿土用事矣。就六经言之。足太阳少阴。皆水也。三冬时实主之。足少阳厥阴。皆木也。春分时实主之。足阳明太阴。皆土也。霜降与冬季之时。实主之。刘草有云。水木土三者。皆不胜寒气所伤。故水遇寒。则涸而冰。木遇寒。则叶落枝枯。土遇寒。则坼而不坚。此所以伤寒之病。在人身止水木土三脏三腑受邪。其外见证。亦不过足之三阴三阳或以次受邪而为传病。或传不以次而为间病。或先后相传。前病不去而为并病。或二阳三阳。一同受邪而为合病。或阴阳脏腑。表里受邪而为两感。凡此者。皆正伤寒之为病也。虽然名为伤寒。而风湿之气亦在其中。要之风湿所伤总于足六经证见之。其他如春分以后。霜降以前。则暑热燥三气俱多。
其间但有非时之寒气着人。今医通谓之伤寒。然其病与冬时之正伤寒大异。其传变亦不但拘拘于足之六经也。有如四月属巳。在天则暑气用事。在人则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二经应之。(以四月天气论之。人病无伤寒矣。不知天之六气。巳与亥相冲。亥本北方水火极。则冲动水气而生寒。所以四月时。人亦不免有伤寒之病也。)五月属午。在天则热气用事。在人则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二经应之。(以五月天气本热。人不免有伤寒之病者。午冲子水而生寒也。)六月属未。在天则湿气用事。湿本地气。土中有水。为热所蒸。在人则脾与胃应之。(夫脾胃系足经。无烦举也。人于六月中。
亦不免有伤寒者。以湿土中本有寒气故也。)七月属申。八月属酉。在天则燥气用事。(天之六气。申酉相对而冲者。寅卯木也。寅申本相火。主大热之气。木火相煽。故卯亦从酉而成燥。)在人则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二经应之。(以七八月天气论之。人病无伤寒矣。不知燥金之气本凉。凉之中。寒气居多。故人于秋时。亦有伤寒病也。)刘草又云。手经所属。皆金与火。金与火不畏寒。故金遇寒则愈坚。又火体极热。寒不能袭。殊不知火正畏水。寒能胜热。又不知夏秋。非时之暂寒。终不及冬月之严寒。其气与暑热并行。夫暑热同一火气。火又为金之贼。若然。则是春分以后。霜降以前。其间有非时之伤寒。其热邪所传。有连手经亦受病者。故予前言云。不可但拘拘于足之六经也。明洛阳进士孙应奎。手集医方类选。自着伤寒论云。凡风寒暑湿热燥。天之六气。自外而中人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者。四时之中。皆得谓之伤寒。要是言也。即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中所云。手足经络。配天地四时之义。愚以四时之中。六气伤人。各不相侔。其初。若不由寒气而得者。皆不得谓之伤寒。(谓伤风自是伤风。伤暑自是伤暑是也。)其初若由寒气而得者。皆得谓之伤寒。(即如夏秋热燥之时。旦晚间偶着。雾露清凉之气是也。)大抵伤寒一病。在四时之中。不分何时。皆以寒为标。热为本。其人病若标本皆寒者。此系中寒病。非伤寒病也。又正伤寒止传足经。类伤寒。间有传手经者。此非予一人之私说。在昔贤已引其端。但无分经辩证。确然之论耳。据前热论中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夫五脏六腑。
皆受热所困而病极矣。则是三阴三阳经者。岂但言足而不言手邪。前人着书。每多引而不发。专待后人启悟。惜乎今时之医。未有明言及手六经病者。子因不得已。而起辟其说。非故欲欺世而盗名也。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