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制石(《本经》),肌石(《别录》)。
出处《本经》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中的纤维石膏。
原形态纤维石膏:为白色纤维状,或针状,而具有绢丝光泽之块,微透明,参见"石膏"条。
性味辛甘,寐。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注意《本草经集注》:"滑石为主使,恶麻黄。"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止渴。
①《本经》:"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②《别录》:"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③《唐本草》:"酒溃服之,疗癖,令人肥悦。"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理石拼音注音Lǐ Shí别名立制石、肌石、长理石、肥石、不灰木
英文名Fibrous gypsum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本草衍义》:理石如长石,但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其非顺理而细看为长石,治疗亦不相辽。
2.《纲目》:理石,即石膏中之长文细直如丝而明洁色带微青者。唐人谓石膏为寒水石,长石为石膏,故苏恭言其不似石膏也。此石与软石膏一类二色,亦可通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Ca(SO4)·2H2O]与硬石膏[Ca(SO4)]的集合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um and Anhydrite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形成于各种类型石膏层的裂隙或硬石膏层水化部位。
资源分布: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均有此资源。
原形态单斜晶系。属个体纤维状、集合体细脉状或透镜状的石膏变种。新鲜面白色,风化面灰、黄、褐黄等色,或被粘土质围岩污染,呈青灰等色调。条痕白色。新鲜断面丝绢光泽,或见解理面的反光亮点;风化面黯淡,无光泽。肉眼见不到解理面,只见平行纤维方向的解理纹和(或)斜交纤维的解理纹。断口 不平坦至参差状。硬度2(脱水—硬石膏化则硬度增大),性脆,易碎。相对密度2.3(或随硬石膏化增大密度)。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深灰色。体较轻,质硬脆,可砸碎,断面大部分粗糙,呈暗灰色,解理面可见到明显亮星;其中部分可见到直立的细纤维,纤维间亦可见到亮星。气、味皆淡。
显微鉴别 (1)石膏 参见“石膏”条。(2)硬石膏 参见“长石”条。
鉴别(1)石膏 参见“石膏”条。(2)硬石膏 参见“长石”条。
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7.68(>10),4.31(5),3.82(10),3.08(6),2.88(2),2.80(1),2.70(2),2.61(1),2.54(1),2.51(1),2.46(1),2.22(2),由此表明理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膏。
差热分析曲线:吸热175℃(大),205℃(大);放热375℃(微);由125℃始230℃止失重;表明属石膏的特征;但不同于纯石膏曲线。
归经胃经
性味辛甘;寒;无毒
注意《本草经集注》:滑石为之使,恶麻黄。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养胃益阴;益清明目;消积破聚。主身热心烦;痿痹;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本经》: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2.《别录》: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3.《唐本草》:酒渍服之,疗癖,令人肥悦。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