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紫苏 木瓜 槟榔各30克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22.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应手而高突,喘满倚坐不得息,不能转侧,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短涩,溺痛如割,大便绝少,虽有亦如黑豆汁。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灯心25根,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如病重者,每服180克,再加去心麦冬60克、灯心1大把,用水2升放砂锅内,熬至500毫升,再下小铫内煎至200毫升。五更空腹时服;滓再煎服。连进三服,自然利小便,直至小便变清白色,方为痊愈。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明·《奇效良方》:导水茯苓汤出处导水茯苓汤,出自明·《奇效良方》。本方又名“茯苓导水方”。
组成赤茯苓三两(90克)、麦门冬三两(90克)、泽泻三两(90克)、白术三两(90克)、桑白皮一两(30克)、大腹皮七钱五分(20克)、紫苏一两(30克)、槟榔一两(30克)、陈皮七钱五分(20克)、木瓜一两(30克)、木香七钱五分(20克)、砂仁七钱五分(20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每用15克,加灯心25根,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煎剂,各药用量据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主治主治水肿,喘满倚息,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涩痛,舌淡苔白,脉濡细。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肺心病心力衰竭、特发性水肿等病症。
1.肝硬化腹水:观察茯苓导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对照组30例予低盐饮食、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茯苓导水饮中药治疗,15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以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腹部超声波等检查无腹水,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肝功能基本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年第3期)
2.肺心病心力衰竭:应用加减茯苓导水汤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疗程15日。以心功能纠正至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纠正心衰的症状及体征、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方面也以治疗组为优。(《山西中医》2002年第5期)
3.特发性水肿:应用导水茯苓饮治疗特发性水肿52例,水煎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以浮肿消退、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者为治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92.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7期)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水湿停留之证。方用赤茯苓、泽泻利水消肿;白术健脾化湿;大腹皮、木香、槟榔等行气,健脾则水运,气行则水行。临床应用以浮肿、小便短少、胸腹胀满、饮食不下、不能平卧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急性肾炎、急性尿路感染、胸水、腹水、子满症、子肿症、羊水过多、妊娠浮肿等证属脾虚气滞、水湿停留的病症。
方歌术茯猪苓泽泻健,香砂陈皮苏叶添,木瓜大腹桑皮水,利水除湿行气痊。
摘录明·《奇效良方》©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