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从药味数看超大处方之弊端


王赐华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

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某些植物、动物或矿物对人体的病痛具有治疗作用,因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草)药。在漫长的防病治病过程中又逐渐认识到将某些药物放到一起使用,其药用价值更高,治疗作用更好,便形成了方剂。从药到方,从单味到复方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现在中医药界经常可见到为数不少的超大处方,从药味到剂量大得惊人,而且大有越来越大之势。

何谓超大处方?

看一张处方的大小,有药味数和用药量的两个方面。本来,医师对一个病人的处方,用多少药味和用多少剂量可自行决定,历来没有硬性规定,也不值得非议。但是,中药毕竟是药,总还是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可循的。尤其是对部分有毒或贵重药品的用量是有明确规定的。故本文所指超大处方主要讨论药味的过多过杂,与常规用药相去甚远者。这样的超大处方动辄三四十味一剂药,不分君臣佐使。

有鉴于此,笔者最近单以药味多少作了两次粗略统计。一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的方剂的统计,平均每个方以3~7味中药者居多,每方10味药以上者为数不多,20味以上者仅一方。二是对最新版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统计,每方药味以4~8味者居多,15味以上者较少,20味以上者仅2方,且每方超过二十味者均为丸剂。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临床医师所用药物每方以少于10味者最多,每方10~20味者也有一些,每方20味以上者极及少见。

利益驱使

和不懂辨证导致超大处方

既然医方之祖张仲景和现代教科书上的方剂大多数都在几味或十几味药,为什么现在有不少人热衷于开二十几味、三十几味甚至四十几味的超大处方呢?

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现今的医院管理模式,大多数医院是以医生所创造的经济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医生为医院创造的经济业绩越大其个人收入就越高。

二是没有真正弄懂辨证论治。有的人仅对中医药知识有点肤浅认识就大行其道,脑子里压根儿没有什么君臣佐使,处方用药时不免有些“多多益善”,一不小心几十味药的处方就开了出来。

三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个别不良“医者”,原本不是什么合格医师,仅看过一些与中医中药有关的书籍,便草率地胡吹瞎编,堆集大量药物来蒙骗世人,以显示其神通广大。

超大处方不利病情

不依辨证论治为准绳的超大处方,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一是对病情不利。在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确实不像书本上那么单纯、明晰,往往比书本上要复杂得多。但再复杂的问题也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很难想象一张四五十味中药的处方还怎么分君、臣、佐、使。

二是浪费惊人。超大处方过量用药所造成的浪费不言而喻。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包括人力和金钱),也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

总之,虽然中药处方不可能象西医那样精准,但还是有一个度的,绝不是处方越大、用药越多就越好。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