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养生切忌七情过度 从一到十谈养生⑦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一说七情,经常有人先回答喜、怒、哀、乐,其实中医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只是中医的一种习惯说法,并不代表人体的所有情绪。比如,中医七情里没有后悔,也没有嫉妒,但有的人做事情就容易后悔,有的人妒嫉心强,这些也都非常不利于养生。

七情过度易伤脏腑

中医认为,正常的情绪变化是人人都有的,但如果情绪过度,不论悲或喜,对身心都不利。《黄帝内经》就明确地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则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意思就是说,大怒可以引发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等。

喜则气缓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从而气血和畅、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伤,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出现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从七情过度伤害的对应脏腑而言,《黄帝内经》记载是“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

《黄帝内经》里说“主明则下安”,意思是说心就好比一家之主,一个人情绪好,心理调解得好,其他的脏器都会好。反过来说,心情不舒畅,心理调节不好,神明就会受到影响,而主神明的心一旦受了影响,其他脏腑都不会安定,“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以,七情的自我调节非常关键。

健康生活要远离肝郁

所谓肝郁,就是长期心情不舒畅,却又发泄不出来,从而引起的肝气郁结。从中医理论分析,肝郁可以导致湿郁。因为气机流通不畅,湿气输布不出去,郁结在一起,结果导致湿郁。气郁可以导致痰郁,气滞可以导致血瘀,气郁时间长了可以化火。气郁实际上就是肝郁,肝郁可以导致木克土,木克土导致脾胃、胃肠等消化系统方面的疾患。肝郁还可以导致“气机不利,变证百出”,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生于郁”。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忧郁、精神不振,可以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增高,以后可以导致高血压;消化系统出问题可以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内分泌系统出问题可以引起甲亢、女子月经不调等。同时,长时间的精神郁闷,发泄不出来,还可以导致肿瘤、抑郁症等疾病的发生。

要想健康养生,我们就要想办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调节的第一个方法是躲避,第二个方法是转移。躲避和转移其实就是中医里讲的要将情绪释放、发泄出来,要把情绪转移到别的地方去。现在有一个“生气不要超过5分钟”的建议,我觉得很好。心情不舒畅,就要想办法发泄出来,并且要经常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其实,有些事情就是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误解而引起的。

多病常因想不开,自在养生寿长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有位老教授,他长寿的秘诀是一生喜欢打抱不平,并说人生有四大害,抽烟、喝酒、赌博、睡午觉。广东有位名老中医的长寿秘诀是八个字:“不必跑步,不需吃素。”人们都说素食好,而他就不赞成吃素。

北京大学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有一篇文章《养生无术是有术》,意思是养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他说他是“三不主义”,第一是不锻炼,第二是不挑食。他说:“不管什么食品,只要合我的口味,张嘴就吃,什么胆固醇、高脂肪通通见鬼去吧。”第三是不嘀咕,即不小心眼儿。

像这些例子,都与医学常识相悖。这怎么解释?有的人生活习惯不好,但却能长寿;而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小心,可是却短寿。对此,我总结出几个字:“自在养生”,就是人要活得自在。

《庄子·天道篇》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根据这句话引申出人要讲“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所谓己合就是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要做到三个平衡,即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和伦理平衡。实际上这就是强调人要活得自在。人应该学会放下,放下功名、金钱、爱情,所有利益都放下。放下才能自在,自在才能解脱。

毕淑敏的一本书中有一篇《鱼在波涛下微笑》,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其中还蕴涵着自在养生的道理,这里不妨摘录如下:“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问题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处理好了和自己的关系,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际关系,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D4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