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脑病诊疗新思想——脑气学说


韩自献是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他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脑生理、病理、症状进行观察,提出脑有脑气、髓有髓气、经也有经气的学术观点,即中医“脑气学说”。

韩自献认为:“脑为气海,统领一身之气,主平衡,平衡则健,失衡则病。”有诗为云:脑精充足脑气盛,脑气运转脑神明,推动髓气导经气,脑气平衡身康宁。韩自献把神经系统作为中医学独立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提出构建中医新脏象理论体系。中医脑气学说和中医脑气平衡法就是在中医思想指导下、在脑内科临床实践活动中蕴育诞生的,是对中医神经系统理论体系创建的新探索,是脑病诊疗的新思想。

脑气论述由来己久,如《灵枢》曰:“脑为气海,针刺入脑户,真气泄,故立死。”汪韧庵曰:“脑髓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医材改错·脑髓说》曰:“小儿病后脑气虚抽风,人人暴得气厥,脑中无气,故病人并无知识”;“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死脑袋者,脑髓无气,耳聋,眼天吊如死”。历代中医对脑神经的认识除脑气外,还有脑神、脑记忆之说,如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主、人之记忆在脑。”

韩自献在对脑气的研究中发现:脑为气海,统领一身之气,主平衡,平衡则健,失衡则病。正所谓:脑精充足脑气盛,脑气运转脑神明。脑组织细胞是脑气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脑组织细胞遭受病因侵袭,就会产生脑气失衡之病理变化。脑病诊断应以脑气质心理、脑组织生理、脑病因病理、脑症状体征等为依据。(樊岚岚)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