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花卉的药用


花卉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是花卉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三干多年前的甲骨文字中就有关于花卉的记载,因而中国素有“园林之母”的誉称。万紫干红的奇花异卉,不仅美化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医学试验都表明,很多花卉对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都有可靠的疗效c据统计,在已知的植物花卉中,有77%的花卉能直接药用,另外还有3%的花卉经过加工后也可以药用。

花卉的医疗作用,中医药学上解表、清热、理血和补益等几大功能,其实不少中医药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花卉的医疗作用远不止些.甚至对癌症也有较好的疗效,如长春花、仙人掌等。下面介绍一些常见花卉及其药用价值。

梅花:落叶乔木,品种繁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后呈黄色,味酸。

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除此以外,梅花还具有疏肝解郁、开胃生津的功能。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脘腹痛等病症。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花单生于花茎顶或成总状花序着生,多为绿白色或淡黄色,清香,花期因品种而不同。

由于兰花品种极多,而不同品种的兰花其药用功能也有所差异。如竹叶兰,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和消炎利尿之功效;又如白及,用其假鳞茎入药,能消肿、止血、补肺,生肌止痛。润肋行力;还如流苏虾脊兰,能清热解毒,强筋壮骨。此外,像三棱虾瘠兰、绿花勺兰、黑节草、石斛等大部分品种的兰花,都是上好的中草药,对某些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顶生或簇生。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紫色、红色和绿色,微香,秋天开花。

菊花品种多达千种以上。花中主含菊甙、腺嘌呤和氨基酸胆碱,对多种致病性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凡百种,罕根自茎叶,药色品品不同”的记载。菊花味苦,为清凉性发散风热药,功能疏风热,清头目,降火和解毒,主治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也有益肝明目之功效。

牡丹:多年生落叶灌木,叶子有柄,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大,单生,通常为深红、粉红和白色。花、根、皮均可入药。春夏之交开花。

牡丹皮含丹皮酚、苯甲酸、植物甾醇、鞣质等,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牡丹花味苦、淡,性平,具有调经活血作用;牡丹皮对伤寒、大肠、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除此以外,牡丹皮还可与其它中草药一起配制,在医疗上有广泛的用途。

蔷薇:落叶灌木。茎有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密集,花多为白色略带红晕,芳香。夏季开花。

蔷薇花主含黄芪甙、玫瑰油,有利胆作用,亦可清除锑剂中毒。蔷薇花味甘温,性凉。具有清暑和胃、止血的功能。对痢疾、胸闷、中暑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是治疗厌食、口疮溃疡的良药。蔷薇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的功效。主治吐血、便血、跌打损伤、烫伤等病,对妇科病如痛经、白带过多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玫瑰:落叶灌木,茎密。生锐刺。羽状复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上面有皱纹。花单生,紫红色或白色,芳香。夏季开花。

玫瑰花主含玫瑰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槲皮甙、苦味质等。玫瑰花味甘、性温,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脘胁胀痛、咯血吐血、牙痛等病症,同时还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水仙:多年生草本,具鳞茎。叶扁平,阔线形,先端钝,冬季抽花茎,近顶端有膜质苞片,苞开后放出花数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花白色,芳香。春季开花。水仙花主含挥发油,油中含有丁香油酚、苯甲醛、苄醇、桂皮醇等成分。球茎富含生物碱。水仙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祛风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腮腺炎、乳腺炎、蛇毒等症。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杜鹃花:半常绿或落叶灌木。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数朵簇生于枝端。春季开花。

杜鹃花的花序、叶和根部均可入药。主含豆香精,三萜类、氨基酸、甾醇、鞣质及强心甙等。味酸、性平.有微毒。能活血、祛风湿。叶能镇咳祛痰,清热解毒。主治吐血、衄 血、风湿痛、荨麻疹等疾病,对妇科病如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等均有疗效。

月季花:落叶灌木,有刺,或近无刺。奇数羽状复叶。花数朵同生,偶单生,深红至淡红色,亦有白色或黄色,夏季开花。

月季花含挥发油,槲皮甙、鞣质、维生素c等。味甘,性温。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痈肿疮疔等病症。

芍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圆柱形或纺锤形块根。二回三出复叶,花顶生,雄蕊为多。花大且美,白色或红色.亦有其它颜色。初夏开花。

芍药有白芍和赤芍两种。白芍主含芍药甙、苯甲酸、躁质、丹皮酚、芍药碱、挥发油、脂肪纳等有效成分;赤芍除上述物质外,还含三萜类。块根入药,栽培的芍药,根掘出后刮去外皮加工而成的,称“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功能调肝脾、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药,根掘后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凝滞、经闭、胁痛、赤痢、痈肿等症。

栀子花:常绿灌木。叶对生,革质,广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和基部钝形,全缘,表面有光泽。春夏开白花,顶生或腋生,有短梗,极香。中医学上以果实入药。

栀子主含黄酮类,另含藏红花酸,藏红花素,熊果酸等有效成分。果实中的色素,主要为栀子苷。栀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也有很好的利胆、降低血中胆红素和降血压的作用,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胆、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病症。

仙人掌:灌丛状肉质植物。节片扁平,绿色,卵形或长椭圆形,有黄色或暗褐色刺。花黄色。

仙人掌主含苹果酸、糖甙类等有效成分。味苦、性寒。具有消肿解毒、止泻的功效。主治痄腮、痈肿疖毒、胃痛、痔漏等,对烧烫伤、蛇咬伤也有较好的疗效。近来国内有资料报道,仙人掌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癌作用,尤其对肺癌效果明显。

火棘:常绿灌木。枝有棘刺,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钝,顶端有刺毛,边沿有圆锯齿,表面绿色。春夏开花,白色,伞房花序,果实秋天成熟,橙红或火红色,经久不凋。

火棘的果实、根、叶均可入药。根主含甾醇、皂甙、酚类、有机酸、鞣质等化学成分。味甘酸,性平。根具有清热凉血之功能,果具有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的作用,叶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因此,对消化不良、虚劳骨蒸、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都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长春花:一年生直立草本。叶对生、长圆形,夏秋开花,淡红色或白色,花冠高脚碟状,单生或对生于叶腋。

长春花全草入药,主含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等多种生物碱。味苦、性寒、有毒。具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外用于疮痈肿毒、烧伤等症。此外,对治疗癌症、降低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效果。

吊兰: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线形,中间有黄色带状条纹。从叶丛中常抽出细长柔韧下垂的枝条,顶端或节上萌发嫩叶和气生根。夏季开花,白色,呈疏散总状花序。

吊兰含石斛碱、石斛胺等有效成分。味甘辛,性平。石斛胺能刺激胃酸分泌,促进消化;石斛碱有止痛,清热的作用。主治小儿高热、肺热引起的咳嗽、跌打损伤等病症。金边吊兰味甘苦,性凉,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因此适宜于肺热咳嗽、疔疮肿毒,以及烧伤、骨折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的中药物学典,共收载药物365种,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病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此以后,历代医药文献收载观赏药用花颇多,已成体系。以上介绍的15种常见花卉均为独味单方,如果与其它药物配伍共用,可治百病,且疗效佳。因此,建议花卉爱好者在养花赏花的同时,莫忘了奇花异卉的药用价值,让花卉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