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捕捉动物药材趁夏时


盛夏有许多药材都要产新,广大药农要抓住最佳采收期及时采收。一是可以及时上市抢占行情;二是可以抢天气及时加工晾晒,因为霉雨季节就要到来;三是可以抓住药材质量最佳期确保质量。夏季是各种动物活动频繁季节,过了季节便“入蛰”了,不便捕捉。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及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有毒浆液干燥物。

蟾蜍为两栖类动物,分布在我国暖温地带,亚热带地区,栖息在水塘、沼泽、渠沟、路旁、草丛、土穴内,冬季多在水底的淤泥和烂草内越冬。蟾酥市场始终畅紧,价格在1300~1700元/kg。蟾酥每年4~9月捕捉采收,6~7月为旺产期,时期蟾蜍活动最为频繁。捕捉蟾蜍应在雨后或夜间进行。用网捕或黑光灯诱捕均可,捕到一定数量时,用水洗净蟾蜍身上的泥土,用非铁的金属夹钳,夹挤耳后腺的两个疙瘩,使疙瘩内的乳白色浆液全部挤出,在较大的体背后疣粒上也可以挤浆。夹挤时用力要适当,用力过轻,体腺内的浆液难以挤尽,。用力过度,容易使耳后腺挤伤或挤出血液造成蟾酥发炎死亡,不但影响质量,也破坏了资源,挤浆后的蟾酴,应及时释放,不能直接放入水中以防伤口发炎造成死亡。

全蝎:野生于温带山坡,栖息于不干不湿泥石间隙中,市场仍以野生资源为主。野生蝎春、夏、秋三季均可捕捉,以夏季产量最大,称为“伏蝎”。野生蝎清明后出蛰,立冬后入蛰,活动半年,昼伏夜出。一般选晴天在温暖的废虚石缝中捕捉,夜间趁蝎子外出觅食时,持弱光灯诱捕。捉时用竹夹或竹筷夹住放入桶或瓶中,待有一定数量,将活蝎倒入已溶化的盐水中(1kg活蝎用盐120~200g),浸泡8~10小时,使其吐尽腹中泥土,然后将淹死的蝎子捞出。把盐水泥土澄清置锅内煮沸,浸泡过的蝎子倒入锅内,约3小时,捞出置通风处晾干即为“盐蝎”。

蛇蜕:为游蛇科锦蛇属黑眉锦蛇、王锦蛇、乌梢蛇属多种蛇类蜕下的表皮膜。各种蛇类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脱皮。幼蛇或成年蛇一般每年蜕皮3~4次,老蛇1~2次,出蛰后4月上旬~6月上旬(清明至芒种)蜕皮1次,夏秋季节蜕皮1~2次,入蛰前10月上旬~12月下旬蜕皮1次,蛇蜕是常用中药,应注意收取。

蝉蜕:为蝉科蚱蝉属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野生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以黄淮海辽平原为主,多栖于柳、杨、枫、苹果、桃、杏等阔叶树上。蜕皮在树干或吹落地上。盛夏是黑蚱蜕皮旺季,多在树上或地面收集,目前蝉蜕市场70~75元/kg,走销畅快,应注意收集。

天龙:别名壁虎,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疗效显著,市场畅销价格150~170元/千克。壁虎在夏季栖于墙壁、檐下等隐藏处,夜间出入在墙壁、天花板上,捕食蚊蝇、昆虫。壁虎多于夏季捕捉,可在夜间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将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用微火烘干,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牛虻虫:别名虻虫、牛蚊子,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雌虻虫吸食牛、马、驴等家畜身上的血液为食,雄虻不吸血液只吸食植物汁液。虻虫常居于草丛林中,喜阳光,多在白天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6~8月间活动频繁,用蝇拍轻轻拍打,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目前市场走俏130~150元/kg,夏季应注意收集。

地龙:广地龙野生分布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桂东南北部地区,穴居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以富含有机质的肥土为多。沪地龙野生分布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常见于种植豆、菜土质疏松的农田中。广地龙一般在5~7月采收,捕捉方法:(1)天气闷热或雨后夜晚,蚯蚓将头钻出地面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可闻声寻觅捕捉。(2)将鲜辣蓼草捣烂成糊状加茶粉和清水,或者用花椒熬水,洒在蚯蚓多的地方,逼迫蚯蚓爬上地面捕捉。(3)在腐殖质多的泥土中,用齿耙挖取。(4)在农田翻耕后接种水稻灌水时,蚯蚓被水浮出水面,用网或竹筛捞捕。地龙是一味常用中药,目前市场走俏。(李焕普)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